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文化周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防震减灾
第07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08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支前往事
抗战时期凤县工合运动如火如荼,生产军需民用物资支援抗日
凤翔姑娘缝制军鞋送给解放军,彭老总在紫荆村蒲家窑洞开战前会
眉县人赵振华
为躲避日军空袭而建成的窑洞工厂,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眉县人赵振华
组织人员截获物资送往前线,获得“解放西北”纪念章
本报记者于虹
1949年7月眉县解放,《眉县志》中记载,当月下旬,眉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成立支前委员会,三天内全县组织支前队伍1600人,战马驮骡60匹,担架800副,民工、驭手60人,组成县支前大队,奔赴前线。
在这场支前大军中,眉县常兴镇上塬村村民赵振华就是其中一员。赵振华出身贫寒,12岁就随父亲给人当佃户,拉长工;即便如此,也不够养活家人。他的父亲尝到没文化的痛苦,拿出家里所有积蓄,送他去学堂读书。1945年,19岁的赵振华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立眉县农业职业学校,在校期间,接受了地下党组织教育,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毕业后,组织派赵振华负责渭北支部东片区地下工作,发展党、团组织,交通站就设在他家里的地窖,除了日常联系工作外,交通站成了延安输送进步青年的据点。
有一次,赵振华接到上级通知,要想办法使国民党送往前线的粮食滞留在常兴火车站,支援解放军。时间紧,任务重,于是,他一方面安排游击队员炸毁陇海铁路尧上村前的涵洞,并割断铁路沿途的电话线;另一方面组织人抢夺这批物资。最终,他将抢到的20万斤大米、面粉转交给了第一野战军,支援前线。
除此之外,赵振华组织游击队支前,给解放军前沿阵地送弹药,抬伤员。战役结束后,他便组织游击队员清扫战场,捡拾敌人遗弃的武器。在汶家滩清扫战场时,发现一座庙里藏有国民党军队,他带领游击队员一举将其歼灭。在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捡拾到的武器。扶眉战役结束后,他被西北军委会授予“解放西北”纪念章一枚。
无数像赵振华一样的支前人员,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出生入死,于炮火硝烟之中英勇顽强地抢运伤员,运送弹药,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