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外婆的香椿芽
◎赵林祥
  外婆家院里有一棵香椿树,碗口粗的树身,托举着茂盛的树冠,几乎罩住了大半个院子。每年一场潇潇春雨后,香椿树那黑褐色的枝头,就会冒出无数米粒般大的芽苞,没过两三天,这些芽苞就挣脱了灰色的外皮,露出深红色的芽尖,像要挣脱襁褓束缚的婴孩,暖暖的阳光下探出机灵的小脑袋。这些香椿芽尖一定是被包裹得太久了,见风就长,红亮亮的叶尖,在微风中晃悠悠,飘出满院的奇香。
  这时,外婆总会采摘一些低处的椿芽,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记忆中最馋人的数凉拌椿芽,外婆将刚采下的椿芽淘洗干净,用开水焯上数分钟。说来奇怪,原本娇嫩艳红的椿芽,瞬间变成了墨绿色。焯过的椿芽绿油油的,很是惹人眼馋。外婆三切两剁后,将椿芽盛在碗里,放少许辣椒面、姜末、蒜泥,浇上滚油,一阵“嗞溜溜”的声响,爨香味儿弥漫了灶间。等不及搅拌好,我就把一筷头椿芽送进嘴里,嚼一口脆生生、清爽爽,椿芽特有的奇异香味和着汁液直贯肺腑。就着凉拌椿芽拌糁子、喝糊汤、夹馒头,还可以用椿芽炒鸡蛋,掺和着粉条木耳熬椿芽汤,与地软豆腐拌在一起蒸包子、包饺子。一料普通的椿芽儿,在外婆灵巧的手里,可以做成各种花样的小吃,百吃不厌。那是乡村春日最美的味道,每每想起都令人垂涎欲滴。
  每到椿芽采摘时节,远嫁在杏园村和老虎沟的大姨、二姨,也不约而同地带着表哥回外婆家尝春鲜。外婆家的小院里像过节般热闹,大人娃娃围在高大的香椿树下,舅舅从后窑里取出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上铁丝折成弯钩,照准枝头的芽尖轻轻一拧,一声脆响就有一把椿芽从天而降。孩子们欢叫一声,一窝蜂似的拥上前,你争我抢挤成一堆。阵阵笑声吸引来左右乡邻,外婆把大家招呼进门,拉呱着家常,临走也不忘给他们分上一些嫩椿芽,“想吃了就来摘,邻里一家人嘛”。
  我们品尝着春味第一鲜的香椿芽,生津开胃,还解了恼人的春困。随着气温逐日升高,椿芽儿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新鲜香味。这时,外婆就不准任何人再去摘。她说:“人要知足,再摘就伤了香椿树啦!”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树上的椿芽生生不息,采摘过一次后,没几天,枝头总能再次冒出新的芽苞,长出嫩生生的椿芽。
  一树香椿芽,为春荒岁月的农家餐桌,增添了一抹鲜亮的色泽,丰润了农家俭朴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一字不识的外婆用朴素的言行告诉我善待生活、取舍有度的人生哲理。外婆的香椿芽,那韵味悠长的春鲜!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