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农业专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形态万千的唐俑
风流倜傥文官俑
载歌载舞胡人俑
雄姿英发武士俑
娴静端庄仕女俑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风流倜傥文官俑
本报记者陈亮
与神秘的镇墓兽、狰狞的天王相比,文官俑是黑暗墓室里阳光的形象——态度谦恭、笑容可掬,大多数都是手持笏板端然肃立,从形象上看没有太多讲究,但到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却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唐朝服饰的印象。
文官俑的服饰有两种,礼服和常服。礼服是参加重大政治活动穿的,有祭服、朝服;常服就是平时在自己单位上班穿的衣服。祭服和朝服沿袭了隋华丽端庄的风格,涉及唐代的电影里,就能看到这类衣服,金灿灿的晃眼,其实不算夸张,盛唐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常服是文官俑最大的亮点,这类衣服有胡服的特征,就像当代穿着一样,既有传统的特点,又有西方的元素。唐代官员的常服有很多鲜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成分,有的袍子是直裾,左右开叉;有的袍子是半截袖,大翻领。想象一下这样的袍子适合干吗?骑马!汉人一直是习惯坐车的,“六艺”最后一项就是考驾照,骑马是胡人的习惯。直到唐朝,马镫才成为马的标配,也就是胡人骑马的习惯传入中原,连贵族妇女都流行打马球。骑马不像驾车那么斯文,“六辔在手”还能“其温如玉”,这些词是形容先秦的君子驾车时候端庄姿态的;骑马就不行了,袖子下摆一大堆,还没跨上马就狼狈得一塌糊涂。再跑一下,鞍韂缰绳在袍子里裹得乱七八糟,严重影响驾驶安全。所以,唐代文官俑的服饰,也显示出简洁的异域特色。
文官俑衣服的颜色有讲究。虽说唐代相对开放,但对衣服的颜色还是有规定的,皇帝穿赤黄,三品以上穿紫,五品以上穿红,六品以下穿土黄。后来还有不少具体规定上的变化,但基本上按官职大小分颜色就是紫、绯、绿、青,穿土黄色的基本上不是官,顶多是个官差。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