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教育周刊
第05版:体育周刊
第06版:人民医苑•连载
第07版:专题•广告
第08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选用民宅等场所办学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我市林业生态扶贫成效喜人
3710人达成就业意向
中铁宝桥一特级技师榜上有名
本周多云气温升惊蛰变天或降雨
金台区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市林业生态扶贫成效喜人
惠及两万余户 户均增收一千一百八十三元
本报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再次得到印证。记者日前从市林业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发挥森林资源独特优势,联动实施管护就业、退耕奖补、生态补偿、造林务工、产业富民等措施助力脱贫攻坚,让2.02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183元。
我市现有森林面积1465.7万亩,森林资源在关中各市中位居第一。面对这一独特优势,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在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走出了增绿增收的双赢局面,森林覆盖率达到53.78%,林下经济产值总计36亿多元。同时,带动森林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年接待游客超过550万人次。这些成效为林业生态扶贫提供了广阔空间,贫困户可以通过管护森林、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造林务工、发展产业等渠道,实现增收脱贫目标。据统计,去年我市贫困户仅从事林业生态建设劳务,就实现增收1174万元。
用特色林业产业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市林业生态扶贫的重点工作。全市各县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形成了林菌、林药、林果等种植模式,林禽、林畜、林蜂等养殖模式,森林公园、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等森林景观利用模式,干杂果、野果、野菌、野菜等采集加工模式等10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同时,将土地向专业大户、资金向优势产业、面积向适宜地区集中,采取企业和个人自行投资种植、政府或部门投资扶持的营运方式,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品类20多种,形成凤县林麝、大红袍花椒,太白土蜂、猪苓,陇县核桃、白皮松,眉县、千阳土鸡,凤翔、岐山、扶风林产品加工等多样化发展规模和特色优势。去年,我市贫困户从事林下种植和养殖增收244万多元,参与生态旅游经营服务增收147万多元。
本报记者王怀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