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眼睛
    冯积岐    岐山人,陕西省作协原副主席,长篇小说《沉默的季节》《村子》等曾获九头鸟长篇小说奖、柳青文学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驻村干部李红芳将我们领到了奶羊场。主人姓景,他的羊场里有一百多只羊。羊场建在沟畔的土崖下。羊场旁边就是主人两口的家。下了一道小坡,还没见到羊,羊膻味儿就早早地扑过来了。主人养的全是奶羊。我和陪同我的千阳县几个作家走进羊场的时候,慵懒的奶羊则吃饱喝足,大都卧在地上,悠闲着,丰肥的奶头骄傲地亮在两胯间,仿佛在向前来参观的人炫耀。
  主人告诉我们,一只奶羊一天可以挤6公斤奶,一公斤奶卖七块钱。一只羊,一年有十个月的挤奶期。我在心里偷偷地算了一笔账,对主人刮目相看了——他的年收入不菲。这是一个很会经营,很有能耐的农民。
  从羊场出来,我们进了主人的客厅。随之,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进来了。女人没穿裙子,牛仔裤和上衣都合身、紧凑,紧绷的衣服勾勒出了女人全身富足的线条。她的皮肤微黑,和关中那些大脸盘的女人相比,她的圆形脸有点小,这越发亮出了好看的脖颈。女人的眼睛充盈着笑意,从那笑眼中,我能感觉到女人对生活的满意和自信。虽然,她的眼睛不算大,也不十分漂亮,但放射着足够的光芒,很亮——她仿佛用眼睛在温柔地抚摸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使我感觉不到亮光的刺目,而享受了亲切的柔和。
  女人给我们沏上了茶。我问女人是哪里人?女人说,她是陕南旬阳人。说了三句话,女人出去给我们拿酒去了。她说,家里有自制的甘蔗酒,很纯粹的。女人走出去后,我给坐在我旁边的千阳县剧作家朱维伸了两根手指头。朱维似乎不理解。我说,这两口是二婚。坐在朱维旁边的是散文作家姚孝贤。他问我: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他们是二婚?我说,你不信,等主人进来问。还没有等姚孝贤开口问,羊场的主人进来了,他主动介绍说,他和女人是重组的家庭,他们都是第二次婚姻。
  离开羊场,坐在小车里,朱维和姚孝贤都说,我们在羊场只待了十几分钟,你和这两口也只说了几句话,你从哪里看出他们是二婚?我笑了笑:天机不可泄露。他们再次追问,我说,观察,观察得出的结论。我说,我仔细观察了这两个人的眼神,观察了女人的举止——包括她含笑的样子。接着,我给他们讲了我年轻时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初春,我和爱人在责任田里锄麦子,老远看见几个女人从东朝西而来了。一个女人背着给孩子过满月的“曲联”——一种面食。我给爱人说,咱到路边去,这几个女人走过去之后,我可以说出她们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孩子的姨,还是妗子,还是姑?我的爱人半信半疑。我们走到地头。我把锄把拄在手里,看着她们从我的跟前走过去。我给爱人说出了我观察的结果,爱人还是不信,撵上去一问,我得出的结论,八成正确。
  不是我有一双神眼。这是我认真观察的结果,也是直觉提示我的结果。一个写作者,对人对事物要仔细观察,静默观察,观察必不可少。只有观察是不够的,还要有直觉,这直觉,没有理性可言,可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如果对生活、对人缺少直觉,缺少敏感,十分迟钝,就没有了灵性。
  我对奶羊场里的这两口,同样有直觉的敏感,从他们简短的言语中,从他们的眼睛里,从他们的神情上,我感觉到,他们是重组的家庭,而且,很和谐。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