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汉字通神
    杨闻宇    西安人,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著有散文集《日月行色》《灞桥烟柳》《一束蒲公英》等,长篇纪实《近看西安兵谏》等。

  杜甫的一句“下笔如有神”的“神”字,奥妙无穷,深深地隐伏在中国的汉字里,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脉脉相通,息息相关。
  例如“情”字,在友情、亲情、爱情里就变化万端。
  亲朋、同事、夫妻,相互间的距离尺度就难于把握,处世之术,常困于此。太远,情分淡,过近,无挚友。夫妻离异,兄弟反目,同事翻脸,战友分手,十分常见。误认朋友形成巨大的陷阱,误会婚姻造成致命的纠纷,都在证实着人性、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微妙。
  再比如“洞房”二字。俗世称新婚第一晚为入“洞房”,这“洞房”二字,实在是难于细究。对初涉爱河的少女而言,凝视爱情之际,总以为新婚“洞房”是个温馨、和美的所在,彼此压根儿就不懂得“近切起烦,密久生厌”在人性里纵深含义。
  “太平”二字是常用语。医院里的停尸房也称为“太平间”。人去世了,“亲戚或余悲”之外,一切病痛、折腾都迅即平息,生者、死者,双方解脱,俱归于平静,这“太平间”的名儿,是多么贴切、雅致。
  娱乐场合的文字游戏,饶有风趣的字谜就更多了。“一口咬掉牛尾巴”,请打一字。众人很难猜中,可有人就猜出是个“告”字。
  还有,“大”字与“一点”之间的位置变动——
  太阳隐没,蜀犬吠之。太阳无声而经天,因为大字将那“一点”藏掖于下;蜀犬狂吠而失态,则是将那“一点”扛于大字肩头了。小小“一点”,或上或下,关乎人生修养,可为骄狂者戒。
  “大小”二字,人们使用得非常热络,过于热络,有时会导致名实脱节,或者是含义异化。例如,小说前加一“小”,为小小说;散文前加一“大”,成大散文。多年过去了,小说里之长篇越印越多,大散文则没甚情况。至于大师、大家、大诗人,大名火热,却是闹不清其人到底有什么像样的作品。无论多么优秀的精英,如果只热衷于炒作一个“大”字,其人生价值终究会怎么样呢?
  再如,“丈夫”,本指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可在前边加一个“大”字,当即就升华而成为社会上怀大志、有气节、敢作敢为的巍然形象了。世间男儿如恒河之沙,而大丈夫却只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怜子如何不丈夫”,当然指的是大丈夫了,鲁迅先生省去“大”字,是深切地期望,大丈夫一天天地能多起来。
  上面这些习见的例证,足证汉字在运筹组合中的精妙与神奇。然而,这些与杜甫所说的“神”字,却远非一回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才是笔落惊风雨式的“通神”文字。
  “下笔如有神”,其前提是“读书破万卷”,如果不读书,或者是粗记姓名而已,生活里会闹出许多笑话的。
  30年前,我认识一位名叫“单丕艮”(shanpigen)的山东老作家。有一天他去医院看病,坐在门口候诊。等候良久,一个年轻护士开门叫号:“单(dan)不良!单不良!……单、不、良!谁个叫单不良?”单丕艮想了想,赶忙起身答应。现场一度十分尴尬。
  如今,印刷便捷,书城越开越大,书籍也越来越多,“读书破万卷”的人,或许是越来越少了。诗圣所谓的“下笔如有神”,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似乎有些难觅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