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岐山臊子面蕴含的饮食文化
◎杨青峰
  岐山臊子面是成长在周原厚土上的一朵瑰丽奇葩,是周文化滋养起来的饮食文化佳肴。
  它的鲜明风格和独特风味,就是脍炙人口的“九字谣”:“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前三字是对面的概括和要求,中间三字是对汤的概括和要求,后三字是对味的概括和要求,这三个层次形象而艺术地体现了岐山臊子面内涵与外延的高度契合,包含了物质的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实现了饮食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对岐山臊子面最为经典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农耕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得最为充分、最为完备,为饮食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饮食文化的历史看,原始饮食行为只是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生理行为,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求得果腹而已,并不具备文化学意义,只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物质生产相对丰富起来以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向往、追求,逐步上升到文化层次,也就是精神层面。
  有鉴于此,饮食行为上升到饮食文化需要几个条件:一是物质条件;物质第一,意识(精神)第二。就是说,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的丰富,食用的东西多了,人们不再为饥饿而熬煎了,才可能有精神意识和高层次的追求即文化需求。人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吃什么、怎样吃,而是如何吃得有滋有味,即有了价值取向,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向往融入饮食活动中,通过饮食行为咀嚼和品味人生的美好意义。
  二是文化内涵,即人们受所生存的文化生态熏陶,附着于饮食中的情感、意识、寄托、寓意、追求、讲究、氛围等等,通过饮食活动营造愉快和谐气氛、增加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能力、表达创造生活的理念,也就是使饮食行为达到艺术化的境界。
  三是烹饪制作的技术含量与知识积淀及其操作的规范化,包括加工制作的技艺和技术含量,以及操作流程、器具、餐具、饮具等工艺创新和规范,也就是知识的工艺技术的含量和科技创新,形成相对稳定的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
  四是要有典型食品或者重点食品的典型性,以此形成系列产品以烘云托月,而且能够达到内容(内在)和形式(外在)的高度统一,物质(品种)和精神(艺术)的完美结合。至此,饮食行为已经实现质的飞跃,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即文化。
  岐山臊子面完全具备文化学意义,它已经不仅仅是饮食产品,而且还是文化产品。先从物质条件方面看,饮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在农耕文化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出现的。“周原月无月无,堇荼如饴”,岐山是姬周创业、发祥之地,是“周礼”滥觞之地。《诗经》和《黄帝内经》里许多记载直接反映了平民百姓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岐山臊子面发端于西周时期,相对以往周人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开创了历史新的里程碑,其辉煌照亮了我国近3000年农耕发展的历程。这就为岐山臊子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看文化内涵,也就是从文化角度解析岐山臊子面。岐山自古就是“周礼之乡”,周人的“德治”“以德配天”的观念和“礼乐文明”直接孕育了岐山臊子面。岐山人的饮食心理、饮食意识、饮食行为、饮食习惯,以及所要求的伦理道德都来自周人的“制礼作乐”,来自于周人的“天人合一”“敬德保民”的理念。儒家经典著作《周礼》《仪礼》《礼记》中,几乎都有关于祭祀、饮宴时的礼仪规范。《礼记·曲礼》有这样的记载:大凡陈设饭席的礼仪,带骨的菜放置在左边,细切的纯肉放置在右边,饭放在人们的左手方,汤放在人们的右手方,烤肉放远些,醋和酱放近处,葱姜等调料放在最后边,酒浆饮料放在身旁右边。大家一起吃饭时,不要只顾自己吃饱,不要摩拳擦掌抢着吃,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饭撒落在席上,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嚼得喷喷作声,不要把吃剩的鱼肉又放回盘中,不要专据食物,不要当众剔牙等。陪长者吃饭,要站起来敬酒,到长者座位处致拜,待长者辞谢后再回到自己座位。长者没有举杯,年少者不得先饮;对于长者的赏赐,年少者不可推辞等等。这些礼仪在吃臊子面时表现得十分突出,几乎渗透于一切饮食活动中,如婚丧嫁娶、生日满月、逢年过节、家庭喜庆、盖房上梁、招待亲友、出行祝福时的礼仪中,规范着饮食行为,表达出某种愿望和期待,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再次是岐山臊子面加工技艺和操作技术非常考究,即烹饪技艺和知识要领,或者工艺文化十分独到、老到,不是别的地方随便能够做到的;在这些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加工制作程序等都有严格要求和操作规范,且代有传人。这些都是世世代代岐山人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技艺传承、完善、提高的过程。
  最后从岐山臊子面的典型性看,足以构成饮食文化产品的要素,而且十分典型,风味老到、特色鲜明、形象饱满,富含周文化所具有的“德”“礼”“和”“亲亲”“尊尊”等文化意味。这些都概括在前面提到的“九字谣”里。我在岐山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与王少波同志一起曾经有幸总结归纳宣传了这九个字,写成新闻报道发表于1979年7月15日《陕西日报》,接着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采用,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同。人们一提起岐山臊子面就想到“九字谣”,一说起“九字谣”就想到岐山臊子面,想到岐山县,想到博大精深的周文化,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以岐山臊子面为龙头代表的系列产品有擀面皮、锅盔、挂面、臊子肉、食醋等地方风味名吃和产品,这些也是富含文化元素的饮食产品,如众星捧月般映衬着岐山臊子面,使之更加亮丽多姿。所以,只有具备了与之相应的具有典型性的代表产品和与之关联的系列产品,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
  总而言之,岐山臊子面产生在岐山大地,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浓郁的文化品味和人文情趣,是生活在岐周大地的世世代代岐山人薪火相传、精心呵育的精灵,是世世代代岐山人心中虔诚寄托的圣物。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食产品,而是周文化滋养成长起来的一朵饮食文化奇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