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食药监专刊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专题
第07版:聚焦城市五拆•广告
第08版:广而告之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
第11版:文学周刊
第12版:文化
标题导航
|
黑夜中出走的灯盏(组诗)
写意(二首)
渭水
流云划过高原(组诗)
故乡辞(四章)
在炎帝陵(九章)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故乡辞(四章)
◎陈平军
登文笔山
一峰高耸直入天际,如植笔然。
高不过我头顶的思想。
不用怀疑,我的双脚就是山高人为峰的两支笔。
一撇用碧绿而鲜嫩的茶叶装点用旧的山川,一捺用跳跃的紫阳民歌舞动任河的内心。
所有的笔顺起始于对万物苍生的虔诚,对山下踽踽前行的背影的敬畏。
所有酝酿于腹中起始的句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其余的结构都交给跋涉的脚步,剩下的词语都交付给汗水与辛酸去表达。或者交给隔岸明暗不定的万家灯火去修饰、打磨。
所以我要慎重下笔,脚踏实地,不至于使笔锋远离尘土、草木,意念飘忽,让字里行间最大可能地呈现烟火味。
为了完美呈现五百年的宽广的内涵,我可以把谦逊依附在正待葱郁的茶叶背面,把标点标注在茶树的根部,让变幻莫测的句式与翻飞的采茶的纤纤玉手赛跑。
文采可以质朴些,不必过于华丽、张扬,可以借鉴《悟真篇》精髓,适当融汇、贯通。如此,方能不辜负真人的潜心修炼。
意蕴可以流畅些,但不能信马由缰,可以引用紫阳民歌,山歌、号子、小调都能入诗,只要不远离朴素而拼搏的内心,都是好文章。
拜谒陈家院子
超越宿命的迁徙,此生注定要把他乡当故乡,故乡成他乡。
落地生根,山林与沟壑,依然成为一块用子孙后代作为精神支柱的创业的画布,轻描淡写,或者浓墨重彩,都是生命的轨迹。
随意播下的种子,在野草遍布的土地上摇摇晃晃多少年,被舒缓的山风轻轻一吹,就呈放射状长满了小目连沟、寨沟、月池沟的山山峁峁。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名曰丹墀的后生,把义门精髓传承,为黎民远走三晋,为寿阳、和顺两县苍生谋福祉,为侍奉年迈而体弱多病的双亲,放弃一片光明的仕途,依然辞官,义无反顾。
早春时节,在这个还有些凉意的春光里,这些依然鲜活的细节,躺在家谱里生动得令人赞叹的故事,与只剩下残垣断壁的烽火墙上壁画局部里的人物表情相互媲美,相互辉映,这让卑微的我多少有些自惭形秽。
可是,我不羞愧,我是这个院子的后孙。
瓦房店吊脚楼
房檐相连,雨水相连,欢笑与忧愁更是密不可分。
脚步接踵,生计相关,意向与叫卖本来相辅相成。
窄得只剩下一丝慵懒的阳光。
陡得更加可怕,实际上,人生从来没有平坦的一亩三分地,傍水一侧的家只能奋力趴在河堤上,一半扎根石基,一半飘在风中。
悬空,呈飞翔状。
细长的竹竿或木脚能支撑生计的重量吗?远眺,一个个负重的汉子背着背篓,背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凝固了流民爬上苦海的瞬间。
贴着大房,木条、绳索挑出一间小屋,别出心裁的露台。楼板的缝隙间可以窥见吊脚楼的长腿插在河滩里,水流湍急、波光闪烁,疾风吹过,露台像鸟窠一般吱吱晃动,会不会是一个意外跌落于在河行舟的船夫的头顶?
以木板做门脸,早下晚上,便成住房。木板已成进退自若的跳板,洪水来时,拆下泄洪,洪水退后,安上木板,重新开张。
纯朴的肤色,在原始与洪荒的缝隙里寻求生存的空间,然而,留给流民温馨的时光能有多少?
商铺纷然杂陈,人流络绎不绝,喧嚣表象的背面堆积着一个个悲怆的故事……
与春茶谈一场恋爱
我还没有做好苍翠的准备,你就急切地绿了。
一切有关春心萌动的羞涩,迫不及待地绿了。
蓄谋已久的邀约的消息早已凝结于心尖。
等我来轻轻拂去含羞的灰尘,等我长堤泄洪般的泪水冲刺禁锢已久的防线。
所有有关寻找的情愫,都毫无顾忌地长出了飞翔的翅膀,不可思议的竟然是,单纯的内心已然接纳了有关含羞的表达。
背篓外的青山绿水和白云,都在充当看客的角色,我知道这并不多余。
你需要一个变幻莫测的夜晚,在相思的深度里蓄满雨水、眼泪,当然还有让你消瘦得哀怨渐长的夜色。
长一声、短一声的喜鹊鸣叫,把遍布山野的绿云,搅得毫无头绪,没有一点章法,像极了纷纷坠落的毛尖。心思各异。
从各个不同角度迅捷地占领我的山头。(题图:车和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