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西秦视点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金融之窗
第09版:综合
第10版:广而告之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村民增收的幸福大棚
林麝小镇建设忙
永生村叩开致富门
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永生村叩开致富门
永生村错落有致的“水街”本报记者石宝军摄
本报记者孙海涛
立冬刚过,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山巅却早已雪盖树梢。虽然处于旅游淡季,然而,这个以“荷塘月色浓,渔家灯火醉”为主题的小山村却显现出一幅忙碌的景象,大伙正在抢抓时机建设游览步道。用永生村村支书吴玉林的话来说:“全村人较着劲呢!今年5月到10月,我们接待游客首破20万人次大关,明年,瞧好吧!”
吴玉林为何有底气让大家“瞧好”?走进永生村,答案就在眼前。如果说村子周边的秦岭是大自然赋予永生村的天然花园,那么,永生村就是其中精致的“盆景”。看,村中青石砌道,山花点点,竹林苍翠,犬吠鸡鸣不绝于耳,好一座钟灵毓秀的小山村。然而,您可能想不到,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厕所房前屋后,垃圾村里村外”的地方,全村贫困户就有24户。
贫困户如何“摘穷帽”,全村人如何推开“致富门”。吴玉林说,就一个字:“干!”
大伙干起来了,在三年多时间里,村民一砖一瓦建起了10多个农家乐、20多个农家客栈,从山里引来活水,修成了错落有致的“水街”,恢复了名为福、禄、寿的三口古井,扎起篱笆墙9600米、景观墙70余米……如此大的手笔,贫困户也搭上了“旅游快车”。
今年“五一”假期,二组村民刘虎强和妻子兰永玲开办的“马莲滩人家”农家乐,凭借“小炒腊肉炖土鸡”这个招牌菜,日均毛收入在千元以上。而三年前,刘虎强夫妇还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上,旅游淡季,很多贫困户还到村中各个基建项目工地就近务工,每日都能挣上百元。“村里原本有24户贫困户,现在15户都已经‘摘帽’啦,剩下9户,均属于需要兜底的特困人群。”吴玉林说,今年村里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已达7000元以上,几乎是三年前的两倍。关键原因就在于,“游客多了,旅游火了,贫困户的腰包自然也就鼓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