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加操心,真心换人心,18年来她化解矛盾2000余件——
“以前都是我太小气了,没有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是我的错。”11月15日,在渭滨区宝氮厂社区“勤莉调解工作室”,社区居民冯女士握着陈师傅的手,深表歉意地说。当天,“勤莉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据了解,该工作室是渭滨区首家以个人命名的司法调解室,负责人陈勤莉从事司法调解工作18年来,成功化解矛盾2000余件。
大家都是邻居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
冯女士和陈师傅家住宝氮厂社区,是一个单元的老邻居。冯女士的爱人经常在楼道抽烟,陈师傅意见比较大,慢慢地就有了情绪。时间长了,两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化,甚至还发生过争吵,原本相处和睦的邻居几乎成了陌生人。
担任社区书记兼调解员的陈勤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分别找冯女士和陈师傅进行了多次沟通,还邀请两人的同事和好友,一同给他们做工作,终于解开了他们心里的疙瘩。当天,两人一起来到社区,当着大家的面握手言和。
生活中,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家都遇到过。但在司法调解员眼里,这可不是小事。陈勤莉说,有效减少邻里间的纠纷,将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社区司法调解员的基本工作。
今年47岁的陈勤莉是宝鸡氮肥厂的一名职工。2001年,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职工和家属的情绪低落,各种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厂里紧急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陈勤莉心想,人民调解工作是服务职工的好事,就主动向上级请缨。当时,曾有不少人劝说陈勤莉不要干这事,而她却并没有多想,觉得大家都是邻居同事,之间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纠纷。可在走上调解岗位后,她才发现调解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作为人民调解员最重要的就是有耐心
陈勤莉刚当上调解员,在社区就上演了让人紧张的一幕,小区邻居间因为琐事动起了手,继而双方家人都加入进来,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就会演化为斗殴事件。得到消息的陈勤莉一路小跑赶到现场,果断指派社区工作人员报警,她则站在两方中间进行劝说。由于两方情绪都比较激动,陈勤莉也遭到了谩骂和推搡,但她仍坚持站在中间,一直等到“110”赶来。随后,陈勤莉把两家人请到调解室,倒上茶水,尽量平复大家的情绪。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流,两家人都认识到了错误,并握手言和。
今年初,社区就有一家兄弟几人,为争夺房产而产生矛盾,后来发展到亲人见了似仇人的程度。陈勤莉知道这件事后,前后用了两个月时间,与社区工作人员逐一登门调解,才使得一家人又和好如初。
“今天这家闹离婚,明天那家兄弟起矛盾……社区工作就是些琐碎的事,作为调解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必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社区保持和谐。”陈勤莉是这样诠释调解工作的。她正是抱着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社区工作18年来,成功化解矛盾2000余件。
邻里之间,有些矛盾如果化解不及时,就有可能发展成治安或者刑事案件,影响社会平安和谐。渭滨区十分重视调解工作,涌现出像陈勤莉这样一批调解能手,将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