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日前,市教育局下发《宝鸡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布置作业的原则,鼓励作业布置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那么,在新规出台之后,老师该如何科学地布置作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
陪写作业家长别太较真
本报记者魏薇

   
    陪写作业家长“心力交瘁”
  市民张兰的女儿丹丹今年就读于市区新民路小学二年级。张兰告诉记者,陪孩子写作业,真是一件苦差事。每天下午4点10分,丹丹由老人接回家,收拾停当就开始写作业,其实作业并不多,但丹丹总爱磨叽,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零食,而且遇到不会的题就直接问老人答案,根本不愿意耐心听讲解。每次张兰回家检查作业时会发现不少错误,比如“一元三角等于多少角”,答案竟然是“四角”,虽然反复讲过,但丹丹还是老犯同样的错误,一遍遍地讲解,把张兰气得直瞪眼。张兰说,看到网上那些段子,觉得写得挺真实,陪孩子写作业,没有不“受伤”的家长。
  在我市一家国企上班的王春华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她怎么管教孩子都听。但是现在儿子越来越叛逆,每天晚上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就在百度上找答案,根本不思考,只想快点写完玩游戏。为此,母子俩闹得不可开交,一赌气她让儿子两天没去上学,就在家里玩游戏。好在经过“整治”,儿子稍有好转,她希望通过改善教育方式,能让儿子真正自觉学习。
  记者采访中发现,陪孩子写作业导致家长“心力交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很多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没养成,写作业拖沓、知识空白点多、思维能力不强,容易让家长觉得孩子跟不上“自己的节奏”,当达不到家长预期时就容易生气,甚至打骂孩子。第二,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大,不仅过多地占用了学生晚上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也使得家长无法休息。第三,部分家长看见别人家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就会感到“焦虑”,也会给自己的孩子报班,所以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作业外,还有加课练习要做,一旦其中某项作业完成质量达不到家长要求,也会引起矛盾。
  教师布置作业有了新要求
  “你每天都气我,我一看到你,心里的花儿就谢了!”这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生给妈妈写的一句话。那么,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量到底有多少?新规出台后教师该怎样布置家庭作业?为此,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学校进行了解。
  渭滨区经二路小学校长冯月林介绍,他们学校一二年级在没有新课的情况下,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即便布置了作业,作业量也不大,学生基本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三四五六年级的家庭作业,一般在一小时内就能完成,而且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但是鼓励家长与孩子多沟通,通过作业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宝鸡实验小学校长李晓萍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一二年级的家庭作业主要是亲子阅读,非手写作业;三四五六年级的作业基本在一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学校不提倡让学生回家“刷题”,更希望通过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和锻炼思维能力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高新三小的语文教师罗文青介绍,学校很重视课堂作业的完成水平,家庭作业会尽量避免布置重复机械式的作业,一般都是阅读、完成绘本日记等探索性作业,而且每周还有一天是无作业日。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杨爱魁认为,家庭作业能帮助学生预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查漏补缺的有效方式。他认为,此次教育部门出台的新规内涵丰富,不只是推行“无作业日”这一条,而且对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水平有了更高要求。
  杨爱魁解释说,《通知》要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和课程性质,立足课堂和学生实际,在设计和编写上要精益求精,而不是重复式、简单机械式,这样能尽量避免家庭作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通知》指出,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要减少对教辅材料的依赖,不得违反“一科一辅”(一个学科只允许配一种教辅材料)的原则,不得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
  “现在要求老师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预习型作业要侧重于了解学习情况、为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复习型作业要侧重于诊断和改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将书面作业同探究式作业、实践类作业、阅读类作业、听说类作业、小组合作类作业相结合,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杨爱魁说,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帮助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运动、多了解社会,从而达到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多陪伴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难道所有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都会“崩溃”吗?其实,陪孩子写作业,心态很重要,千万不要太较真。
  李晓萍认为,家长之所以会焦急,是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的过程不可“揠苗助长”,这样不仅会增加孩子的紧张压抑情绪,久而久之还可能造成孩子厌学。李晓萍发现,那些平时给孩子更多陪伴鼓励,放手让孩子去做的家长,往往能培养出独立性强、能干的孩子,而那些对孩子干预太多,手把手教孩子的家长,往往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不强,学习习惯不好,自主独立意识也会比较差。李晓萍说:“教育的过程是个生命自我觉醒的过程,家长最好是当孩子的关注者,而不是参与者,孩子还在成长,不要用大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同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让孩子感到家长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杨爱魁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并不是说要手把手辅导孩子写作业,而是通过写作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比如读书之类。孩子看到家长那么认真、安静,自己也会安心完成功课,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有益的亲子关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