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健康养生•广告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连载
第11版:文化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迎来降水降温天气
8批次餐饮具不合格
冒用他人车牌被处罚
劳动法知识百问百答
10秒8层违建轰然倒塌
变废为宝帮助他人
4龄童国道上蹬滑板车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市区姜城中学教育学生——
变废为宝帮助他人
受到省慈善协会表彰
本报讯前段时间,市区姜城中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奖状——由省慈善协会颁发的全省中小学慈善教育优秀奖。这是因为,从2015年至今,该校坚持在学生中回收废纸废瓶,将变卖后的善款捐赠给慈善事业,用来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在姜城中学看到,在每间教室后方,都摆放着一个大纸箱,上面贴有“爱心回收箱”的字样,里面装满了废旧饮料瓶。在画室里,也有同样的“爱心回收箱”,每节课后,学生都会将废弃的画纸放入其中(见右图)。像这样的行为,在姜城中学已经持续了4年。该校团委副书记曹建科告诉记者,姜城中学共有1600多名学生,由于有大批美术学生,每天产生的废纸数不胜数。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为了用这些资源帮助更多的人,学校从2015年开始,在画室和教室里摆上“爱心回收箱”,以“收集废纸、净化校园、奉献爱心”为主题,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版面宣传等形式,动员全体师生将废纸和废弃饮料瓶统一回收。由校学生会在固定时间售卖,所得善款交给团委,由团委捐献给慈善单位。
设立“爱心回收箱”至今,收集废纸、废瓶成了该校学生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文明行为也在校园中消失了。“随手收集废纸废瓶的行为,不仅比过去环保,而且还能帮助到别人,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采访中,多位学生都这样说。该校政教处主任尚威说,今年至今,全校已回收废旧饮料瓶近30000个,废纸200多公斤。前段时间,学校还在校内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准备在全校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
本报记者张家旗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