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芳邻沉浮小记
    杨闻宇    西安人,中国作协会员、军旅作家,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著有散文集《日月行色》《大风起兮云飞扬》《灞桥烟柳》《一束蒲公英》等,长篇纪实《近看西安兵谏》等。

  数次迁居换房,与我家相继为邻的有过十多户,印象深刻的,是老尚一家。中秋节前夕,报纸刊发了拙文《闲话百宝箱》,让我忽然想到常写点随感的老尚,他的老伴病故才一百多天,心情肯定寥落,于是,便将此文从微信上传给远在兰州的老尚。没想到,老尚很快就转来他儿子写的读后感:
  父亲微信转来曾是邻居的杨闻宇先生发在文汇报上的散文《闲话百宝箱》。文章绘出世间百态,劈出善恶美丑,其间有李甲自我矛盾、自我背叛的真实写照,又有杜十娘从渴望、到悔恨、到果决而绝望的细腻描白,文笔如流,末尾是“到了如今,面对金钱与爱情,有人会不会认为杜十娘是个十足的傻瓜,而李甲、孙富,反倒是明白人呢?”很有感悟,于是想说说自己的一点拙见。
  为了爱情,李甲想反什么?反的是世俗礼数、社会舆论,想推翻心理压力。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意志和能力,于是又选择了放弃。本来是对于爱情、家庭的抉择问题,但最不齿、最卑劣的是,当他收了孙富一千两白银出卖十娘那一刻起,对人性和爱情实施了彻底的背叛,注定遭万人唾弃,遗臭万年。
  再说十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想和李甲共同构筑理想的乐土,过上美满的生活。但是,青楼出身注定她是被套在钢铸的道德节操的长枷上的,无关你有容、有才,更无关你有财。十娘所追求的爱情正如达摩克里斯之剑始终高悬在头上,一旦落下,她手里的百宝箱也就变成了潘多拉魔盒,轰然打开,魔光四射。
  十娘的悲哀是传统社会的一个缩影,所谓美好的爱情,只能处于一张由政治、金钱等因素所织成的无形的天网里,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最后只有“冷笑一声”,抱着百宝箱投江自沉。——对于爱情,她的追求没有错,对于人性,她的预判没有对。
  时至今日,芸芸众生都在悲悯她的可怜,可又有谁肯拯救她的苦难?我好想十娘当初找的是一个爱她的盖世大侠,能用锋利的长剑刺破世俗的江湖,任风霜雨雪只为她折腰、只为她旋舞,远离这人间尘嚣。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灞桥烟柳》是百花文艺社出版的。1985年,出版前夕,责任编辑出差青海,顺便小停,到我家看看,我得隆重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住在对门的尚兆军,精于厨艺,为我家主厨。客人尚未进门,桌椅已预为摆妥。尚夫人领着5岁的儿子,轻轻地推门进来了,儿子突然看见桌上齐整的拼盘,扑上前去,抓一把肉片就往嘴里塞,他妈妈连忙拉开他,拍打着制止……上面这则小文,就出自这个小儿之手,他名叫尚鹏。
  老尚两口都是军人,家庭教育是母严而父慈。老尚又写得一手好字。那时节没有电脑。我写纪实文学《西安事变》,老尚利用夜间休息的空儿为我抄写了好几万字,抄定的书稿曾得到名编辑马成翼先生的赞赏:“这是谁抄写的呀?多漂亮的一手好字。”
  我年近花甲时行将退休,2001年东迁青岛,此后,与小我9岁的老尚就很少联系。闻说他工作相当出色,政绩显著,很快就晋升为正师职干部。
  2004年2月,我从电视上看到,老尚已经是“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了,形象英俊端庄,大名驰誉全国。“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我这邻居可是非等闲了。我为之高兴,可又暗自思量,从今以后,再不宜向人随便提说当年的厨艺以及抄写书稿的事情了。2007年,老尚也退休了。
  回想起来,最让我吃惊的是尚鹏,当年见肉而率意抓食的小手,而今能如此地执笔为文,也勾起我重新回忆渐行渐远的那些邻里往事……
  生涯坎坷,乃晚年之吉。生活已经严峻地翻过了关键性的一页,老尚收获一份恬淡,一份滋润,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