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发电报一字三分钱,发啥要想好
本报记者张琼

  有事?打电话、发微信呀!对于当今年轻人来说,通信工具的发达,可以让通信与联络不需片刻等待。但在四五十年前,信息传递并不那么容易,在没有互联网、电话不普及的年代里,寄信件和发电报是人们相互联络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发电报这个如今几乎已经消失的联络方式,带给很多人回忆。
  时间回到1964年3月25日,在我市中山路东大街的邮局里,小伙子郭应文正焦急地等候在邮局发电报的柜台前,手里拿着一张纸,纸上的字是他前后思想、反复揣摩、精心筛选的几个核心字词:“祖母病逝速归。”邮局发电报的柜台处排队的人并不多,电报相比信件来说要贵得多,所以如果没有十分要紧的事,不会选择发电报。当然,电报比信件更快,是当时传递信息最快的通信手段。郭应文祖母病逝,因有一个姐姐在重庆生活,为了让姐姐尽快得知这个消息,郭应文选择发电报。就在当天,郭应文的姐姐知道了祖母病逝的消息,并迅速赶回宝鸡参加了祖母的葬礼。
  在邮局里,郭应文看到,电报员将自己递上去的文字译成一串串数字,通过无线电发送出去。郭应文头脑里就想象着重庆电报员收到这串数字,再将其译成文字传递给姐姐的情景。人们传递信息的迫切心情随着一串串数字,争分夺秒地穿越城市。当时,电报分为特急、加急和普通电报,即使是普通电报,也要在数小时内送到收报人手中,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在当时来说,已然是最快、最时髦的了。
  郭应文回忆,1964年他在陈仓农业中学任职,一个月工资是30元左右,吃一顿饭大概是一毛钱,而发电报一个字是三分钱左右,发一封电报基本等于一天的饭钱,所以发每一个字都需要认真斟酌,但是意思也一定要表达清楚,不能因为节省字数导致信息不明确。有时,热心的电报员也会帮群众省字省钱,如安徽可以简写成“皖”字等。因为价格较为昂贵,发电报并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主要方式,当时主要还是寄邮件写信,除非有急事才破例发电报;
  后来有
  了电话,发电
  报的人就更少了,邮局里这一业务也渐渐消失。郭应文感慨:“现在,不管对方在哪,有事拨个电话,或者直接微信视频,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对方在干什么,真方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