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父亲的粮仓
靳秀萍
  “不种地了?政府给咱一亩地补贴那么多钱呢,你们感觉合适吗?你们见过哪朝哪代种粮不缴税,还给补贴良种的?”前几年,年逾七旬的父亲仍“倔强”地热衷种地。
  一粥一饭汗珠换,父亲的粮仓是我们家庭生活的晴雨表。
  三间瓦房、两孔窑洞,是童年时期我对家的全部印象,就这样,当时我们家还算村里家境比较殷实的。三间瓦房全是结实的木板楼,躺在炕上,头顶楼板的木头纹理清晰可见。最令我们自豪的是,我家粮食不用像有的人家堆在地上用席子围成圆柱形垛子,我家粮仓在楼上。
  将当年新晒的麦子扛到楼上去,对年幼的我来说是一项异常艰辛的任务。而我家,自从有了瓦房,粮食年年就在楼上存放。从晒场拉回来的麦子,父亲将一袋分成两袋,母亲将袋子从底部用力托起,父亲牙关一咬,额上青筋暴起,他用力一甩,半袋麦子就稳稳地落在肩上,再一级级爬上吱呀作响的木梯。梯子有两米多高,父亲一手扶着梯子,一手拽着肩上的麦袋,踩在梯子上的脚微微地在颤抖。一会儿,就听见倾倒麦子的哗哗声。年幼的我只记得当时父亲整个背心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身上更是不用说了。
  黑乎乎的楼上,是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几十年过去了,父亲背粮食上楼的身影却从来不曾忘记。借着房檐和楼梯口射进来的一点点光亮,我看到了一个负重者佝偻着身子,从楼梯口一步一步挪过来的身影。当时,我虽然看不到父亲的面容,却能清晰地听到他粗重的喘息声,感受到他每挪动一步,楼板就发出咚咚的巨大声响。哗啦啦——直到听见倾倒麦子的声音,我紧绷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父亲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然后顺势一甩,汗滴洒落在楼板上。
  12亩地的麦子,经过挥汗如雨的劳作,几天内就被父亲一个人扛到了楼上。“唉!若再盖三间房,粮食就不用上楼了!”刚扛完粮食上楼,坐在房檐台石头上抽旱烟的满身是汗的父亲喃喃自语道。
  我12岁那年,父亲终于圆了他再盖三间瓦房的梦,看着那个漂亮干净的粮食储藏间,父亲满意地笑了,再次点着了旱烟。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土筑的房屋内,老鼠肆意横行,将白花花的粮食弄得满地都是,买毒鼠强、粘鼠纸,用老鼠夹子……父母想了种种办法来对付老鼠,但还是有不少粮食被啃食,父亲手捧被啃烂的粮食,眼神透出痛惜和无奈。
  上世纪90年代初,生活宽裕的乡亲们纷纷搬迁到新宅基地居住,生意亏损的父母倾尽财力才盖起了一座平房。但我们姊妹众多,还是没能留出专门的房间来储存粮食,每年都将一袋袋粮食堆在厨房。每逢周末,我们姊妹几人围在厨房,逼仄的厨房就更显得狭小。逢年过节来亲戚,那一堆粮食似乎就有点多余。厨房临时当粮仓,这种情况在我家持续了许多年。到了冬季,没有院门的我家,只好养了一条狗来看家,其实主要是为了看护那些珍贵的粮食。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暑假的一天,天降大雨,迷迷糊糊中只听父亲大叫一声,“不好,水进去了!”我急忙爬起来,天上的闪电过后,我看到父亲手拿铁锹站在雨中疏通雨水,高于我家院子的街道上雨水横流,不断向院子涌来,打着漩涡的雨水倒灌进厨房,我看到父母惶急而无助的眼神。第二天,三千多斤粮食被一袋袋地搬出来,最底下被雨水浸泡过的麦子必须晾晒。一百多斤的麦口袋,父亲和母亲各抬一头,一步步艰难地挪到粮仓外的空地上晾晒。母亲佝偻着身子,吃力地抬起一角,汗水滴落在地上,我冲上去,推开母亲,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我和父亲一下子就抬起了袋子,父母用近乎呵斥的声音竭力阻止我,但我哪肯放手。那时我知道,流汗比流泪更能让自己安心。
  2000年初,富裕了的乡亲们再次掀起修建宅院的热潮。父亲不甘示弱地在前院又盖起了三间砖房。洁白的瓷砖、新式的门窗、红色的地砖,有几分像老北京的四合院。这次,我们家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粮仓——十几平方米的一个大房间。在快捷高效的机械化耕作下,我已经不再为三夏大忙而揪心了,粮食不上楼更让我省心了许多。一袋袋粮食在专门的粮仓内摞得整整齐齐,屋里屋外全是光溜溜的水泥地面,抽着旱烟的父亲笑得合不拢嘴。
  “爸,咱家的地我想叫别人租种,人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呢。”“好,连片种植,势在必行,咱不拖乡亲后腿,我和你妈每月有养老保险,看病也不花大钱,不种就不种了吧!”看来,父亲想通了。
  两年前,父母进城居住。衣食无忧的父母从此脱离了土地,粮仓也就闲置了起来。如今,和父母同住一个小区,看到父母餐桌上日日变换花样的饭菜和果盘里不断更新的时令水果,我意识到:父亲的粮仓又搬到了超市。
  是的,那些和父母一样流过泪、淌过汗的农民,走出了田间地头,分享着城镇化带来的幸福生活。家庭粮仓可能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它曾经发挥的作用不会被忘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