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在扶风与岐山交界处建都86年,历经三个朝代,国都迁丰镐(今西安市)后,周王室一直把周原作为家庙、坟地。身为扶风人,从小就在周文化熏陶下长大,周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同身受,浸润在骨子里的遗传基因。
灿烂耀眼的周礼文化
周文化历经800年的推陈出新,是中国最优秀的远古文化,这是世之公认的,连孔圣人都发出了“吾从周”的感叹。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传播久远、世之共仰、影响巨大。
一提起周文化,便会想到周文王、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姜太公等先贤;想到文王访贤、召公辅政、甘棠遗爱、荫庇后人的伟绩;还会想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以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美誉。他们的人格魅力、执政理念、文韬武略,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人骚客。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教化百姓、辅佐君主,为后世万代树立了贤臣的典范。
周文化的文字传承也源远流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和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诗经》、周易六十四卦、《太公六韬》、《封神榜》、《周礼》、《尔雅》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还有周公庙附近发现的甲骨文等,这些文字将周文化的历次创新,凝固下来、传承下来、传播开去,使周文化渗透到儒家文化之中,与希腊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交相辉映,形成并支撑起了世界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大厦。
记载“中国”二字最早的文物,便是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镇的“镇国之宝”——何尊;周文化有庙宇、文物及馆所的传承。从古到今,宝鸡各地以周文化为载体的姜嫄庙、后稷庙、周公庙、钓鱼台、周原遗址、周原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院、周礼公园,这些庙宇、文物、馆所、公园,通过多种方式,向后人传播着周文化。
周文化有孕育传承的沃土,宝鸡川道自古适宜农耕,人口大规模流动少,加之,周礼中一些理念的代代相传,使周文化在民间通过礼仪道德、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得以延续,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铁路建设、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及三线建设的实施,许多河南人、东北人迁到宝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慢慢地被浓郁的周文化所熏陶、浸润、同化。他们入乡随俗,成了名副其实的宝鸡人。
勤耕细作的农耕文化
三千年前,周人的先祖从麟游、彬县迁到扶风、岐山一带,就被广袤、肥沃的土地迷住了。古公亶父的祖先是弃,诞生于扶风县姜嫄村,是种地能手。因种地有功被尧封在邰(今杨凌揉谷,揉谷,是弃揉打扬晒谷物的地方),号曰后稷,赐姓姬氏,世代被封为农官。可以说周人是靠农业起家的,周原月无月无,是八百里秦川的中间地带,也为周人发展农业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周的先祖后稷,一直被后人尊为农神,也许有这份传承,西府的农业一直比较发达。邰地所在地——杨凌,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农业一直领先,现在是中国著名的农科城,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
宝鸡人世世代代爱土地,以农作为生、为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闲自得的生活。在上世纪初,发生年馑的时代,也很少有人背井离乡,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理念,只要人勤,土地绝对不亏人。在农村,勤劳的庄稼人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庄稼活干不好,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父辈一代的老人,只要一提起种田,立刻来精神,眉飞色舞,他们虽然年龄大了,只要身体没有大毛病,都喜欢下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对老人来讲,干农活不再是图生计,只图个安心、自在。
民风淳朴的道德文化
《尚书大传》云:“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对西周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制礼作乐。这种礼乐制度,不但历代统治阶级一直效仿沿用,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在民间,优秀的周礼传统,经世代传承,不断弘扬发展,逐渐形成了崇尚男贤女淑、长慈少孝、以诚为本、言行守矩、勤俭持家、礼仪待人的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潜移默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孩子从小就给讲“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反复教导其不能白吃白拿别人的东西,国家的东西就是放坏,也不能随便拿回家。不许说假话,我曾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挨大人最狠的打,大都因为不诚实、说假话。正因为有这样的诚信理念垫底,路不拾遗的佳话在宝鸡地区屡屡上演,献宝(发现青铜器主动上交给国家)英雄也层出不穷。
吃饭、走亲戚也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如:在家里吃饭,长辈没回来,就得等回来后,才能一起吃饭;小孩只有等大人动筷子后,才能动。盛在碗里的饭要吃完,许多老人至今还保留着吃饭舔碗底的习惯。参加各种宴席,得按班辈及年龄坐,尤其是上席位置。家里来了客人,好茶招待,挽留吃饭。邻里之间、家族之间,有事相互照应。外出办事,将小孩托付邻家照管,不用担心小孩的冷热。兄弟之间不管发生再大的矛盾,过年,端几个碟子,一起在老人家里吃一次团圆饭,所有的不和皆释然如故。
浓郁深厚的民俗文化
提起关中民俗,想必大家都知道陕西八大怪,这只是宝鸡民俗的一部分。周原一带的民俗文化特别多,在农村体现得尤为浓郁和地道。祖祖辈辈感恩先人,每逢初一、十五要净手、上香。过年不仅要贴门神、贴春联,还要贴土地爷、井王爷、灶王爷、谷王爷等年画,更重要的是还要把先人请回家过年。每逢家里吃臊子面,汤调好后,先要舀一勺汤洒在院子的地上,让先人先吃,这种习俗不断地提醒人们,做什么事,先人都看着、监督着。同时,这也是对先人的一种感恩方式。
婚丧嫁娶,也有许多规矩,特别是丧事,规矩更多。还有庙会、社火,都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
在老家,身怀绝技的人很多,自乐摊上,唱秦腔戏的把式都是本村的,字正腔圆、一招一式,不亚于戏台上的演员。巧婆婆拿起剪刀,可随手剪出纸人、纸老虎;拿起毛笔,可随手在布上、纸上画出国色天香的牡丹、含苞待放的蜡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随便走进村镇一级的文化中心,可看到许多书法作品。这大多都是泥腿子的农民农闲时节自娱自乐写的。一见作者,他们都会质朴地说:“我是农民,种地的,写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