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作为西周王朝建邦立国的根据地,有许多地名与先周时期的军事礼制有关。如按军队编制规模命名的大营、小营,按驻军方位命名的南营、北营、右卫营,按兵种分工命名的麦禾营、宣旗营,按驻军首领姓氏命名的沈家营、范家营等等。在岐山还有一个村子虽不带“营”字,但这个村子却是周人培养军事人才的“黄埔军校”,她的名字叫仁池。
现在的仁池村是岐山县蒲村镇双桥村管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岐山县城东北13公里处,地处先周都城京当西南方向6公里,先周时期这里属于周公姬旦的采邑。据《岐山县志》村落篇记载,清光绪十年(1884年)就有了仁池村名,当时归属鸑鷟(yuèzhuó)乡,后按居住方位增设为上仁池、下仁池两个村子。按现行管辖,上仁池属蒲村镇鲁家庄村,下仁池属双桥村。本文讲述的村子专指下仁池村。
据相关周文化专家研究,先周时期,下仁池村是周王培养仁义之师的一座城池,简称仁池。用现代话讲,就是周人在周原根据地,集聚翦商实力、培养军事人才的“黄埔军校”。周文王为实现“翦商兴周”战略,在周原大地奉行“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措施,且以身作则,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且以培养仁义之师为目标,择地训练军事人才。下仁池地处周都的京畿之地,是周人培养仁义之师、威武之师的最佳选址。
下仁池村至今还存有这座城池的记忆。据村上百岁老人回忆,这座城池坐北面南,东西长200米左右,南北宽150米左右,四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南边开有城门,北有城壕,城内还有两处通往村外的暗道。至今村上人还把村东头叫东老墙,村西头叫西老墙,村南头叫城门口。东城墙外有一块叫御校(jiào)的地名,据说是先周时期军事训练课目御(驾车)的比赛场地。村子西边和南边有两处四米左右封闭的壕沟,因为只有一个出入口,适宜把守,村上人至今把西边的壕沟叫西把沟、南边的叫南把沟,这种地形是周人军事训练射礼课目的最佳场地。
先周时期,周人为夺取和巩固政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事体制,形成了包括军事训练、兵役动员、管理教育、军队调动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匹保障等各项制度。西周的军事训练包含在“六艺”教育之中,“六艺”即礼(道德和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射、御技艺最受重视,其成绩可作为奖励的依据。
西周军队的主力军种是车兵,车战是主要作战形式。战车与步卒混合编组,所有部队均为战斗部队,实行车(驾车士兵)、步(兵)配合战术。每乘战车有30名乘员,其中甲士10人(车上3人,车下7人),步卒15人,徒役5人。《周礼》记载,周军一师五十乘、一乘五十人,周天子的部队战车装备应该在两千辆上下,包括诸侯战车总数应该超过一万辆。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只有通过严格训练才能有战斗力。这种军事训练基地或者校场不可能距离都城太远。校场在古代是比武、演武的地方,是训练增强士兵体能的场所。平时操练比武或检阅部队训练情况都在校场进行。仁池就是相对正规、规模较大的校场,其中御校就是训练驾车的最佳场地。
周人以“武德”教育培养正义之师、威武之师。为提高国家的军事竞争力,节省养兵成本,周军大部分不是常备军,而是战时每家出一人,以地方官任指挥官的“寓兵于农”,就是让周地的老百姓农闲时训练,战事时出征。大蒐(sōu)礼是周人训练农人成兵的礼节,也属于周礼中誓师、献捷礼的内容。每年仲春的教练叫“振旅”,仲夏的教练叫“茇舍”,仲秋的训练叫“治兵”,仲冬的教练叫“大阅”。训练的内容包括列队布阵、军前誓师、夜战宿营、献擒庆赏等,军事演习一般在农闲时通过狩猎方式进行。如遇战事,在出征前夕,周天子往往要以狩猎方式检验部队的战斗力。“大阅”以村社为单位,举旗来参加演练和比赛,按照周朝“六军之士出自六乡”的兵源制度,以乡为单位举行,每乡可组建一军(约12500人)参加大蒐礼。
周人用于培养兵士军事本领的主要课目是射、御。射是射箭,御是驾车。射、御军训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举行射礼比赛表演,按层次高低分乡射、燕射、宾射和大射,通过比赛为周王选择不同层次的军事指挥人才。驾驭马车的技术分为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意为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据《左传》记载,所谓“春搜、夏苗、秋线、冬狩”,就是在农闲时练武,同时以狩猎形式进行会操,检阅技艺、演练阵法、交流经验,进行实战演习。《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司马掌管军队,“四时教民军旅”。在加强射、御为中心的战车战术的基础上,加强步卒训练。“五驭”技术,不仅要求掌握一般御术,还要求掌握实战中车与车协同、车步协同的动作要领,使其通过训练后,就能够直接参加作战。
如果时光真能穿梭,我们一定能够站在周原大地的制高点,观赏先周时期周人在仁池这座“黄埔军校”培养的仁义之师、威武之师的阅兵式和军事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