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韦庄千阳留名篇
◎魏爱云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名庄,字端己,生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长安人。他自幼才敏过人,一生求仕,流离颠沛,足迹遍及中原大地、大江南北、闽越湘赣、三秦各地。五十九岁时及第,步入仕途,历任拾遗、补阙等职;六十六岁时入蜀,任王建掌书记,后成为前蜀的开国宰相,终老蓉城,于前蜀武成三年(910年)卒于成都,时年七十五岁。
  韦庄的诗作《浣花集》,反映了时代的苦难、人民的痛苦,成为晚唐时代的挽歌,写出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构宏大,描述动人。鲁迅说其情绪“慷慨激昂”,是少有的杰作伟构。韦庄的词作风格清丽,是“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
  就是这么一位杰出的大诗人,曾两度来千阳小城并留下名篇。
  韦庄第一次来到千阳,是在昭宗景福二年(893年),应举落第后的秋天。
  韦庄一心应试,一心治国平天下,却屡试不中。当年夏秋之际,心情郁闷的他游荡于绥州(今陕西绥德)、绛州(今山西新绛)、千阳等地。在千阳跑马泉,他遇到了李学士(掌管校正图书、教授生徒,并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沿革的官员),面对千阳美景和主人的盛情,他提笔留下了《题千阳跑马泉李学士别业》,诗曰:
  水满寒塘菊满篱,篱边无限彩禽飞。
  西园夜雨红樱熟,南亩秋风白稻肥。
  草色自留闲客住,泉声如待主人归。
  九霄歧路忙于火,肯恋斜阳守钓矶。
  诗中描绘了当时李学士别墅内外的景色:门前池塘清流水满,篱边秋菊绽放盛开。园内,樱桃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实;门外的稻田里,稻穗垂着沉甸甸的头等待收获。景色优美,田园丰腴,因而他诗情勃发。他将这里比作著名的“西园”,西园乃是东汉末年的名园,为曹操所建,地在漳河岸边的邺城。这样一个可以与西园媲美的所在,激发了胸怀大志、匡复天下的韦庄。“九霄歧路忙于火,肯恋斜阳守钓矶。”他告诫自己:不能迷恋这可以隐居的优美之地,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梦想。
  韦庄的梦想没有落空。从千阳返回的第二年,即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再次应试,终于进士及第,被授校书郎。
  韦庄再度来千阳,是在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春。应川蜀王建之聘,韦庄入蜀途经千阳。此时的千阳为陇州所辖,山清水秀,太平祥和。而韦庄也已在唐室任职多年,其心境、感受,与第一次来千阳时截然不同。从他的名篇《汧阳间》完全可以看出此时的心情。诗曰:
  千水悠悠去似纟并,远山如画翠眉横。
  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
  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你看,韦庄站在千阳阁上远望,千水如缓缓舞动的缎带,悠悠向东流去;远山苍翠如画,弯如少女眉黛,美轮美奂;外出的僧人寻觅渡口,要返回吴地的山中寺院;春归的大雁在夕阳中无声落地,停息在城外的河边;边防安静,看不到蕃帐之下的战马。因为战后贫困,百姓只得贩卖陇山鹦一补家急。这时,羌笛悠然响起,一曲《梅花出塞》是那么悠长而引人遐想!
  自从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进入长安以来,二十余年来韦庄所经之地,不论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还是两京的繁盛之地,无不战乱频仍,兵连祸结,遍地疮痍,满目凄凉。见多了战乱中人们所遭受的苦难,面对千阳的景象,韦庄不禁感慨万千,更增加了他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坚定了他前往川蜀的决心。
  韦庄入蜀后,当即被王建任命为掌书记,后又被委任为宰相、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以保地方平安为己任的韦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开国制度,他的这些举措使得蜀地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
  韦庄两次莅临千阳,留诗两首,一次是他进士及第之前,一次是他入蜀之前。这可以说是在他生命中最为关键的转折时刻所留下的印记,千阳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也就印在了诗人的记忆之中。而韦庄的这两首诗,则为我们留下了两幅非常真实的历史图卷,使我们对晚唐时代的千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