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健康养生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
第11版:文化
第12版:交警之窗•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不让生活变得贫乏和苍白
《到长安去:汉朝简牍故事集》
《盛世的黄昏:乾隆(1736-1757)》
《搜历史》
秦商史话
红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莫伸推荐好书《美国的悲剧》——
不让生活变得贫乏和苍白
读德莱赛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时,我已经结束了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岁月,被招到宝鸡铁路东站货场当了装卸工人。
早在中学时代,我就知道了《美国的悲剧》这本书,印象中好像是瞿秋白写文章推荐的。瞿秋白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美国的悲剧》这样的标题太没有艺术色彩,等几年后终于捧到手时,才知道是小说。那时候,能够读到一位美国作家的小说是很困难的。
当时,我们都喜欢读书。不管谁有一本小说,只要拿到货场里来,马上就会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排队预约。
已经记不得这本书最初的拥有者是谁了,总之经过很多人的传阅,它终于传到了我手里,而传给我的“上线”还严格地向我规定了阅读时限,下一个班就要交还。记得我拿到书时,正好下夜班。由于我们每天都要装卸水泥煤炭等物品,满身满脸全是灰,所以和往常一样,我先去公共浴池洗澡,之后吃饭,再之后躺在床上,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书,心里计划着最多读两个小时就睡觉。
谁知没读几页,竟被吸引住了。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书中那个叫克莱特·格里非斯的美国青年面对着灯红酒绿是怎样的垂涎三尺,而为了摆脱贫困又是怎样的全力钻营。当他处于贫贱时,他和纯洁而美丽的女工洛蓓达热恋着,而当他经受不住锦衣玉食的诱惑想另攀高枝时,则心狠手辣地将这位心地纯洁且已怀有身孕的姑娘设计害死,整个过程读得我时而紧张、时而愤怒,连丝毫睡意都没有了。
从上午读到中午,又从中午读到晚上,肚子饿了,爬起来胡乱填点儿东西继续读。整整一夜未睡(如果加上前一个夜班,是整整两夜),凌晨4点半,终于全部读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西安东大街一家小书店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只剩下最后一本了,我当即要买,但服务员却说已经有人买过了,是一位年轻的女士买下的。我急忙与这位女士商量,能否把书卖给我,哪怕多出些钱,但是她不肯。
她会不会和我一样,也是此前读过这本书,想把这本书留在自己手里,以便有时间再读呢?
岁月流逝,那种为读一本书而排队预约的场面已经不再。但是阅读《美国的悲剧》的过程却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并由此使我常常思索,为什么我们会那样如饥似渴地读书?
其实很简单,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人需要憧憬,需要向往,需要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灵魂,还需要很多精神的娱乐和享受,正是它们,与物质上的需要一样,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果精神与物质两项中有任何一样空缺,生活就会贫乏和苍白。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