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回娘家的路
辛克
  母亲的娘家远在甘肃华亭,翻千山,过陇关,山路蜿蜒,三百里的路途虽然遥远,但回华亭却一直是母亲的夙愿。年近七旬的母亲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条漫漫回家路竟然越走越快,回娘家成了母亲晚年最惬意舒心的享受。
  父母成婚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从甘肃远嫁到关中西府,母亲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决定。1973年,外祖父为年方二八的女儿定了一门亲事,缺吃少穿的年代,男方家因为地处山区,家有屯粮,外祖父认为女儿可以免受饥荒,便自作主张,定了这门亲事。我的母亲当时已经是村上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意识比外祖父要超前大胆,为了拒绝这门自己内心抗拒的亲事,母亲借着要回陕西凤翔老家参加堂兄的婚事为由,腊月二十五从华亭安口窑搭乘班车,赶往从来没有去过的老家。当时,母亲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不与外祖父正面冲撞,她要在老家伯父、叔父们的支持下,寻找中意的夫婿,把自己的人生交付给值得信赖的人。
  从华亭到宝鸡,一路大雪纷飞,班车走走停停,抵达宝鸡汽车站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发往凤翔陈村的班车早已停运。母亲没有料到这一条路竟然如此崎岖,难怪自小在华亭长大,我的外祖父从来也没有带她回过陕西凤翔的老家。寒冬腊月的汽车站朔风凌厉,母亲裹着棉袄,硬生生在候车室待了一个晚上,赶第二天天亮坐上了发往凤翔陈村的班车。腊月二十六是堂兄的大喜之日,她用了几乎两天一夜的时间,终于从华亭来到凤翔老家。
  母亲的想法得到了老家叔伯们的赞同和支持,经历几番相亲之后,父亲和母亲走到了一起。母亲给我说起过,当年结婚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我的大舅只身从华亭下凤翔参加婚礼。
  1989年8月,我刚满7岁,母亲远嫁凤翔17年,一女三儿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收获。这一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带我们姐弟四个去华亭舅家。幼小的我满怀憧憬,几百里之外的舅家是什么样子?从没出过远门,况且要乘坐班车,那是自己想象当中最美好的事情!母亲早早给我们姐弟四个置办行头,的确良衬衫,时兴的旅游鞋,还有头道白面蒸的馒头,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母亲说,路上要带够吃的喝的,舅家很远,中途要转几趟车,不容易。
  天还未亮,母亲就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我。梳洗完毕,穿戴一新,全家提着大小包裹,父亲扛着装满白面馒头的蛇皮袋子。出了村,沿着往柳林镇的砂石路摸黑前行,从凤翔发往陇县的班车要经过柳林镇,全家要在柳林搭乘班车,前往陇县转车。凤翔往柳林,翻越三沟六坡,没有坐过班车的我与姐姐哥哥们满脸惊喜,母亲早已开始晕车,面色蜡黄。我好奇地看着窗外闪过的山峦树木,桥下经过的河流,嘴巴不停地享用着母亲准备的吃食,这一趟出行对我们几个孩子来说,充满着新鲜与刺激。
  在陇县转车后,再搭乘前往安口窑的班车,我已经睡得晕晕乎乎。四个多小时的路程磨掉了我的新奇感,我开始厌恶满车厢的汽油味。母亲一个劲地给我说:别着急,翻过这座山,过两条河就到了。可我坐在晃晃荡荡的班车上,看着班车翻过一座座山头,就是到不了期待的舅家。躺在母亲怀里,我又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母亲叫醒了我,说“到了、到了”。揉揉眼睛,自己依然站在一处貌似汽车站的地方,父亲坐了大半天的车,他吆喝着让我们姐弟带上所有行李,又上了一辆破旧不堪的班车。母亲说,这是最后一次转车,从安口窑到华亭,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舅家有多远,7岁的我始终忘不了的是从早上5点多开始,一直到下午天麻麻黑的时候,才到了住在半山腰的舅家。从此,我知道了,母亲回娘家的路不是一般的远,那是让人满心期待却又心存畏惧的路途。
  2011年春节,长兄有了私家车,新修的宝平高速公路从家门口横贯而过,母亲萌发了回华亭的念头。我知道,这个想法已经深埋在母亲心中38年了,因为诸多条件限制,回娘家过年的愿望迟迟没有实现。掐指一算,距离我7岁时去华亭,已过去了22年。其间几位亲人相继离世,因为我上学的原因,再没有去过舅家,但我知道,回一趟娘家,对于母亲都是一次身心的巨大挑战和考验。现在好了,高速开通,又有私家车,该是让母亲享受一次轻轻松松回娘家的时候了。从家门口上高速,一路大道平坦,母亲谈笑风生,看到哪块熟悉的地名就能讲出一段故事。从凤翔到华亭县城,130公里的路程只用了不到2小时。母亲回来了,走在华亭县城,母亲依然能够清楚地说出每一条街道原来的名称。她一遍遍感叹着:老了老了,回娘家竟然如此方便,要是你外婆活着多好,她老人家可以去凤翔看看自己的女儿,看看关中肥沃的一马平川的景象,看看外孙们的幸福生活,这该是多么喜人的场面!
  2018年春节,华亭舅家的亲戚们开着三辆轿车,风驰电掣般从华亭赶往凤翔,其中有从未来过凤翔的表兄弟,还有母亲没有见过面的侄媳妇们,他们要来凤翔给我们拜年。母亲一大早就收拾屋子,我们姐弟全部上手,准备了两大桌西府特色菜品。煎烫滚旺的臊子面让远道而来的亲戚们赞叹不已,西府过年的风俗更让他们长了见识。分别时,将近三十口人站在大门口合了影。小舅说,凤翔的臊子面好吃,以后想吃了随时开车过来,还要在我们家宽敞的二层楼房里住几天。
  从1973年到2018年,45载光阴弹指一挥间,母亲回娘家的路越来越近。山川未改,河流仍在,只是那漫长而艰辛的山路已成为历史,改革开放悄然地改变着一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