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本期发布:
柴米油盐见证生活变化——
八旬翁记录20本家庭账


  本报讯如今,记家庭账的人越来越少,而我市有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家庭开支一笔笔记录下来,20本记账簿里是自1998年以来,他退休后和家人20年间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也是一部时代发展史。
  退休后的20本记账簿10月8日,笔者来到市区公园路桑希悦的家中。今年82岁的桑希悦,退休前一直在陇县统计局工作,1998年退休后开始记录家庭账,至今已有20个年头。老人的记账簿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记录着一笔笔收支。买贡橘8.2元,买菜6.8元,买肘子肉54.5元,买药24.6元……扉页上显示,这个记账本记录了2016年全年他家的所有收支。在老人家中,这样的记账簿共有20本。为啥记账?桑希悦说,在他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天天都在和数字打交道。上世纪80年代全国搞居民生活一次性调查时,陇县也成立了城市经济调查队,他参与搞工业统计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当时负责调查队的工作,我一直动员别人记账,看到了记账的好处。”桑希悦说,退休以后他就开始记账,并且将家里的每笔收支都记清楚,从而有计划地进行消费,提前准备家里需要的大额支出,以免自己头脑一热买一些不该买的东西。
  从买几根香蕉到天天有水果
  1987年,桑希悦的工资每月100多元钱,当时一台黑白电视机400多元,他花了小半年的工资给家里添置了第一台电器,而现在仅陇县老家就有两台液晶电视。“那时候买台电视机还真是下了很大决心。”桑希悦说,那台电视机看了好多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桑希悦看见商店里在处理一辆自行车,感觉170元还能接受,就果断出手买了。“我买自行车就是为了方便家里人,也算有了真正的代步工具。后来,随着工资逐渐增加,先后又买了两辆新自行车,可家人却不怎么骑自行车了,他们出门都开小汽车。”桑希悦说。
  翻看着以前的记账簿,桑希悦说:“我这记账本其实看来看去全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家庭一年的开销在1万元左右。那个时候条件好一点了,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水果,买几根香蕉放家里,馋得没办法了,拿出来全家人分着吃。现在的生活,基本上天天有水果,除了吃常见的水果,还能吃到国外的新鲜水果。”
  日子好了勤俭节约不能丢
  回忆当时的清贫生活,桑希悦深有感触,但令他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工资就不断涨,现在他每月的退休金是刚参加工作时工资的160多倍。
  工资一路上涨,桑希悦一家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年的小平房换成了9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他的儿子儿媳妇又给他们老两口添了家具、电器。现在的日子过得好了,但他还是想跟年轻人说,幸福美满的生活都是靠自己奋斗来的,勤俭节约这一美德永远不过时。(米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