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上世纪50年代:
粮食定量供应碗里清汤寡水
■本报记者陈继良
    1959年的中山路

    粮票

  上世纪50年代,老百姓刚刚摆脱了水深火热的旧社会,赢得了自由和解放,但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依然很艰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虽说不挨饿了,但粮食都有定量,得精打细算着吃,而且碗里油水很少,经常是清汤寡水,能吃上肉更是奢望。
  97岁的姜仙斌老人依稀记得,那时单位有食堂,但都是定量供应,虽说基本上能吃饱,但吃好还是不太现实。1955年,祖籍江西的姜仙斌来到宝鸡,在一家铁路单位上班,东西奔走,转战南北,在一条条铁路建设现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老人说,修铁路是重体力活,单位的伙食供应还算可以,经常是一顿面一顿米饭,粗粮细粮都有,菜大都是洋芋、萝卜和白菜等平常菜,吃肉的时候少得可怜。要是出了省干活,没有全国通用粮票就会寸步难行,很难吃上饭。姜仙斌老人说,那时男同志一月粮票43斤,女同志30斤,饭票和粮票都在工资中抵扣,只能勉强吃饱。礼拜天了,有的就下个狠心,到饭馆去开一回洋荤。他记得有同事或一起干活的民工,会去市区马营的一家饭馆吃。粮票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市区才陆续出现了几家国营食堂。那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商店饭店都姓“公”,没有一家私人饭店饭馆。
  王朝厚老人今年80岁,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他在外地上大学,粮食也是定量供应,月底要想不饿肚子,只能掐尺等寸地吃,就像拿秤称一样。学校食堂大部分时候是下一锅面片,很少能吃上肉面。1958年,村村办起了大食堂,老家乡亲们吃饭也是定量供应,饭很稀,更甭想吃肉了。那时东西也便宜,鸡蛋是2分钱一个,一碗面除过粮票才两三毛,但好多人还是没条件下馆子。直到1962年,王朝厚在凤县上班后有了工资,偶尔来市区出差或办事,才有机会到当时有名的“三好食堂”解个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