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06版:本市新闻
第07版:食药监专刊
第08版:专题
第09版:文化
第10版:广而告之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今日高新
标题导航
|
书字的江湖
情迷孙犁
马慧聪获徐志摩诗歌奖
名家研讨邢小俊《拂挲大地》
秦商史话
靠山吃山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靠山吃山
■商子秦/著
有一些青皮没有褪去,那就再放上几天,依旧如法炮制,直到全部脱皮为止。青皮脱得及时,核桃则显得好看,如果堆沤时间太久,青皮腐烂变黑,核桃就染上黑色,看起来不大美观,好在味道依旧。
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新核桃,就是刚刚褪去青皮的核桃,所以果仁还保持着鲜嫩,但和我们所说的青皮核桃还是两回事。在山里吃新核桃的窍道,就是要在不脱去青皮的情况下取出核桃仁,同时还不染黑手指。青皮核桃果仁的味道,较之现在的这种“新核桃”,那更是胜过不止一筹。下面我就把这窍道细细说来。
吃青皮核桃首先要有专用的工具,这就是核桃刀。这种核桃刀十分简单,山里人都是自己制作。先找上一枚大号的铁钉,用钳子把距钉尖两厘米处弯成直角,然后在石头上用斧头把弯过的钉尖部分砸扁成刀刃状,说是刀刃,其实也不需要太锋利。核桃刀就制作成功。
取一个青皮核桃,在其根蒂处下刀,注意,一定要在根蒂处,这里是核桃的“薄弱环节”,核桃皮纹理上有一个缝隙,把核桃刀的刃尖插入缝隙,再用呈90度角的核桃刀柄使劲一掰,青皮核桃顿时就分成两半,露出白嫩的核桃仁。这使得核桃仁旁边的壳体也非常软,用核桃刀从核桃仁边缘处插进去,旋转360度,核桃仁就轻松地被剜了出来,剥去内皮,就可以品尝这种美味的“山珍”了。
当年,只有在山里才能尝到这种青皮核桃,现在从新闻媒体得知,山区的农民在网上卖起了青皮核桃,通过快递公司直发京、沪、穗等各大城市,网上订购者三两天就可以收到,两公斤一箱的青皮核桃,售价在70多元,真是今非昔比,青皮核桃的美味也可以被更多的人所品尝了。
虽然前文曾写到我不大爱吃核桃,但关于青皮核桃的记忆,却是深深地铭刻在心。上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我离开农村10多年后,我曾在自己的一首诗作中写到过青皮核桃,这首诗还曾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诗的名字叫作《山里的秋天》,现在把有关核桃的部分摘录如下,不知能不能轻轻拨动大家的心弦:
山里的秋天是结在树上的
是我用长竹竿打下来的
山里的秋天是青皮核桃
是我用圆钉做成的核桃刀撬开的
是剥去了那层淡黄色的苦涩
没有一星油气
甜丝丝、嫩生生的味道啊
青皮浸出的汁液
给我的手上染上了黑色
哦,这洗也洗不掉的秋色啊……
核桃花
写了核桃,自然而然就想起了核桃树上的又一种绿色食品——核桃花。然而上山下乡时,我们真是不知道“核桃花”为何物,更不知道这是一种美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种种“吃出来的病”日渐增多,“绿色食品”的概念走上了餐桌。一次在陕南某县就餐,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颜色黝黑、细条状的凉拌菜,专门向大家介绍这是该地方的特产核桃花,这种天然山野菜如何营养丰富、清新爽口、绿色保健等等,当时在座的我真是大吃一惊。也就是从那时我才知道,这种长在核桃树上被我们叫作“核桃絮絮”的小东西,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核桃花。
记得当年下乡时每年春天,山里的核桃树发芽长叶,不久后,树上就长出一种毛茸茸的长条絮状物,远远看着像一条条毛毛虫,模样实在是不大招人喜爱。再过一段时间,绿色的长絮绽开,像一只只在学校上化学课时用来刷洗试管的试管刷。用不了几天这种花絮就自然脱落,山坡上、小路上到处都是,干枯后即被山风吹走。那时我们没见过当地老乡们食用这种核桃絮絮,甚至没有听说过这种核桃絮絮可以食用。几十年后,当年不起眼的核桃絮絮,一不小心竟然成了绿色美食,又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异呢?
我曾查过相关资料,核桃花又称核桃纽、长寿菜、龙须菜,是核桃树的雄花,含有丰富的磷脂,蛋白质含量高达21%,在18.22%的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41.2%,谷氨酸23%,色氨酸8.7%,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有益于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促进人体造血功能,能有效降低血脂、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据说它还可以防治头痛、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等,是人们的膳食佳品。现在可以买到的干核桃花,食用前先放入开水中小火浸煮30分钟后用温水漂洗,然后取出洗净备用,即可凉拌、炒食和炖汤。看过这些资料,真后悔当年少了口福。
细细一想又感到不完全对。上山下乡时,大家肚子里最缺少的是油水,常常几个月见不到一丁点肉,每天中午一大锅面条,炝上个葱花一泼,有一点油花花就很不错了。就是当时知道这核桃絮絮可以食用,也当属于我们称之为“刮油水”一类的野菜,因为知青灶上本来就少油没醋,做出来味道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真的整上一堆,说不定还被大家叫作“忆苦饭”呢。此一时彼一时,这样一想也就不后悔了。(连载3)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