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木易
互联网+胸痛中心与时间赛跑的“救心高速路”
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
6月23日清晨5时许,家住金台区福临堡的李先生突然感到胸口闷痛,继而大汗淋漓。休息近半个小时不见好转,家人只好拨打了“120”,随后,李先生被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往市中医医院抢救。
急救车在行驶过程中,正在值班的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二科副主任仇卫锋在微信群里已经接到了急救医生发出的患者心电图以及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这时科主任王安杏也打来了电话,两人判断一致,李先生是急性心梗发作。王安杏一边嘱咐120急救车上的医生立即给患者口服心梗“急救一包药”,一边要求他们在车上就和患者家属谈话,明确手术意愿。仇卫锋也立刻安排有关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准备状态。
6时20分,救护车抵达医院大门。两分钟后,患者被早已等候在医院门口的医生和转运床推进介入导管室。随即,手术开始。6时45分,球囊扩张,堵塞的血管被成功开通,患者症状缓解,整个过程用时25分钟。
仇卫锋说,胸痛是一种常见而会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有的十分凶险“重如泰山”,有的则无大碍“轻如鸿毛”。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犯病时往往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还有一些患者和家属,一听说要手术就犹豫不决,术前谈话耽误很久没有结果,由此因超过黄金90分钟而酿成的悲剧不在少数。
中医医院“互联网+胸痛中心”创建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120转运病人,在救护车上会先做心电图,并立即上传到医院胸痛微信群由专门心血管科医生诊断。确诊是急性心梗患者,在车上就要先吃“急救一包药”。“急救一包药”包括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180mg和阿司匹林300mg,能够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术前谈话也一并开展。
据了解,市中医医院今年以来深入开展了“一包药”工程,其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20救护车全部配发有心梗“急救一包药”,变“患者等药”为“药等患者”,缩短了院前急性心梗病人的早期抢救时间。同时,医院还认真培训相关人员术前谈话的技艺和能力,使得患者在救护车上就能完成所有术前准备,实现了120转运病人入院后抢救一系列流程无缝对接,最大限度缩短了抢救时间,为急性心梗患者赢得了生机。
张斌、徐楷是两名年轻的心内科医生。说起医院的“互联网+胸痛中心”,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条与时间赛跑的“救心高速路”。
张斌说,没有这条“救心高速路”之前,病人如果因为胸痛来急诊科就诊,需要先在分诊台说明情况,到相应科室排队看病,整个过程比较繁琐。现在急诊有了专门的胸痛中心,病人一说自己胸痛,就会直接被带到胸痛中心迅速就诊;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会被送到导管室做手术,连心血管科都不用进,节省了抢救时间。
120转运来的危重患者,可以直接进手术室。而那些自行前往医院的胸痛病人又会怎样呢?据了解,自创建“互联网+胸痛中心”以来,市中医医院在培训上没少下功夫。如今,就连医院的清洁工都知道,一遇到胸痛的病人,就要在第一时间把他送到急诊室做心电图。急诊室出心电图、抽血出化验结果,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医院的‘互联网+胸痛中心’,就像一把卡尺,从发现胸痛病人到医治抢救,每个节点都按分钟计算。”徐楷介绍说,比如,对于自行来院或拨打“120”经救护车入院的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缩短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要求平均小于10分钟;建立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方法,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20分钟等。其目的就是要求整个流程非常迅速便捷。从目前统计来看,主要指标医院现已完全能够达到,不少流程的时间还远远低于国家的相关标准。
作为心血管科的专家,副院长拓文则从深化医改的角度,阐述了“互联网+胸痛中心”创建的意义。他说,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国家卫生部门推出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举措,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通俗地说,就是“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互联网+胸痛中心”的建立,不仅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流程和紧密协作的问题,还将危急心血管疾病筛查和诊断环节前移,由过去患者胸痛不知怎么办到现在由医院监测和主动提醒患者采取最佳治疗的途径,提高对胸痛患者早期诊断和救治的能力。同时为贯彻落实分级诊疗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使急重心血管患者最大限度获益。
首先,实现大医院的资深心血管科医生能指导基层医生做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实现技术与经验的输送,提升当地心血管诊疗水平;其次,基于互联网技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能及早发现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及时处置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第三,作为民生服务工程,医院“互联网+胸痛中心”免费为患者提供诊疗报告,也无须患者支付会诊费用。这个模式如能全面推开,必将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医疗现状,对深入推进分组诊疗、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胸痛中心年轻莫要忽视胸痛千万别忍
普及医疗科普知识,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是市中医医院“互联网+胸痛中心”的一大职责。为此,我们特请医院急诊科主任颜新奇和心血管二科副主任仇卫锋说说他们最想对读者说的肺腑之言。
颜新奇说,不少人都认为心梗等胸痛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可据统计,近年来,心梗在年轻人群体中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与他们精神压力过大、持续熬夜、饮食不合理、运动量少、嗜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办公室一族,经常久坐伏案工作,还喜欢熬夜,这也加大了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建议大家平时生活规律,适度锻炼身体,保证血糖、血压、血脂处在正常水平。
如何早期识别并做好预防呢?如果胸前区持续出现压榨样痛或闷胀感,出现牙痛、上腹痛、左肩痛等,或者出现大汗淋漓、呕吐、气促、晕厥、心悸等症状,千万不要忽视,这很可能是心梗的前兆。部分患者在心梗发病前一段时间,还会反复出现短暂性胸痛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都建议立即拨打“120”,争取更多的“救命时间”。
颜新奇提醒说,生活中也许会突然地出现胸口痛这种症状,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常见的疼痛有四五十种,其中大多数都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以下这些疼痛就要注意了。
第一,比较常见的疾病心绞痛。患有这种病的人一般是平时就有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如果家里有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血脂又比较高的话更要警惕。
第二,主动脉的夹层。主动脉夹层简单说就是动脉壁的剥离,血液灌注,这种疾病十分凶险,很容易发生于患有高血压、心情过于激动的人,发病后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第三,气胸。气胸多半是由于外界的物体进入到胸膜腔,造成了胸膜腔中积气的现象,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伴发有呼吸困难的情况。
仇卫锋则从手术角度,提醒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尊重医生的意见,该手术时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仇卫锋先是展示了一篇出自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生之手的文章:
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了,医生要求马上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和PCI介入治疗,你会同意吗?
时间:两个月前。
人物:男士,自外地来济打工。
入院原因:突发胸痛两小时。急诊心电图检查示“急性ST段抬高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首诊医生立即联系了介入医生,准备为其实施急症PCI手术。
经过解释病情、反复劝导,患者及家属仍旧拒绝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妻子在外地,医生电话与其沟通,百般强调,不做手术是会“要命”的,其妻子也是坚决不接受。
而在此时,急诊又收治了一名75岁的老太太,同是急性心梗,交代病情后家属马上签字。从就诊到进入手术室开通“罪犯血管”(指梗死的血管)只用了35分钟,老太太得救了。
不幸的是,医生们为老太太做完手术后,得知那位壮年男士因为发生了室颤,虽然经过紧急抢救,还是离世了。
他再也看不到他的父母妻儿,而他的妻子在当天晚上赶到了医院,看着丈夫已经冰冷的身躯,除了哭,她又能做什么呢?
做完手术的老太太恢复得很好,几天后就出院回家,继续享受天伦之乐了。
“除了同情、扼腕叹息,我们医生又能做什么呢?”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一些病人一听说要做心血管手术,就十分害怕,犹豫不决。仇卫锋说,介入导管室是为急性心梗病人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地方。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才能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挽救心功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致残率。目前,急诊PCI手术仍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这一介入手术创口小、患者恢复很快,技术也已相当成熟。因此,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提高健康意识,认识介入治疗,配合医生共战“病魔”。
目前,市中医医院创建“互联网+胸痛中心”的活动正酣。院长鲁潘贵表示,尽管这一活动尚在进行中,但全院医护人员已经看到了它辉煌的前景。未来,医院“互联网+胸痛中心”将充分依托“互联网+智慧型医疗”,进一步加强和上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指导,让每一位胸痛患者享受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服务,分享心脏介入最新技术的成果,共同体验绿色通道的高效、给力,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快速的诊疗通道,为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