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西秦视点
第05版:健康养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
第11版:文化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衣“穿”越风雨40年
住 我的房居简史
行 车轮上的时代变迁
食 西府人餐桌新传奇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食 西府人餐桌新传奇
◎吴万哲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活着的意义不全是吃饭,但人活着必须吃饭。我们上高中时,老是饥肠辘辘,古语有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可我们却将名言改为“悠悠万事,唯此唯大,吃饭!”每当老师还在台上喋喋不休大讲特讲时,我们早已从桌仓拿出洋瓷碗“咣咣咣”敲着,准备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去抢那半碗苞谷糁、清汤寡水的高粱搅团,以充塞干瘪得如蚂蚱一样的肚皮。
那是个饥饿、饥荒的年代,大喇叭虽然天天讲“形势一片大好”,可分给人们的粮食却越来越少。城里人凭本购粮,成人不足30斤,小孩才几斤、十几斤。农村情况更糟,记得有一年我们村每人只分200多斤原粮,磨成面就更少了。“瓜菜代”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有词汇。春夏秋冬,农田、野地、山坡常活跃着老老少少的“挖菜大军”,田里的野草、灌木的花瓣、树上的叶子、地下的根蔓,凡能下肚的东西全被弄来填充饥饿的肠胃。
那时,玉米是农家主粮,餐桌上顿顿不是搅团就是玉米面粑粑。西府女人虽以巧手出名,但那时可真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数人家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肉,偶尔吃顿面条,会把碗端到村巷,有人还爱蹲在门前的碌碡上,将面挑得长长的,“噗噜噜”直吸,向人们宣示:我咥长面了!
城里人过事,多以一把“喜糖”待客,因粮食问题很难办成酒席。农村人也吃九碗席,可碗里大多是萝卜白菜,上面苫几片肉和豆腐,就这,还馋得恨不能连碗吞下,往往有人吃出“肠梗阻”,送到医院抢救。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眨眼40个春秋过去,“春天的故事”带来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把土地种成了花,只短短三五年,家家户户便粮囤冒了尖,再也不怕“饿饭”。城里人的粮食指标供应,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取消。
如今,西府人不管农家还是城镇居民,一日三餐,肉禽蛋奶、时令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各种美味佳肴。过去,皇家、贵族才能享用的鱿鱼海参、鲍鱼燕窝、大闸蟹,也不时爬上普通百姓的餐桌。有人说,顿顿品新鲜,天天像过年,还不时下馆子、进酒店撮一顿。即使一些偏远农村,过红白喜事,不是进酒店,就是做大餐。村村有个“服务队”,漂亮的西府巧手女人,做出不亚于星级饭店的南北大菜。近年,“健康美食”理念悄悄兴起,粮食要吃当年的,食用油要绿色,蔬菜水果要新鲜的,鸡鸭鱼肉要活蹦乱跳的,吃营养,防衰老,酸碱度平衡,吃出健康,吃出长寿,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无啥可吃”到“有啥吃啥”,从“吃出美味”到“吃出健康”,小小餐桌,变幻在人们眼前的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奉献的是一缕缕如诗如画、香飘四季的西府风情,述说着改革开放40年来西府人“富起来”“幸福起来”的新传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