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特稿
第06版:连载•广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社会新闻
第12版:专版
标题导航
|
军号嘹亮
秦商史话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军号嘹亮
■傅进军/著
抗战正酣,他随军支前,侥幸在中条山战场死里逃生。有了这两次经历,生性急公好义又具有组织能力的爷爷,被西北野战军任命为解放西北“支前大军”的民工队长,一直随军到西北解放,获得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1977年,被政府认定为老革命的爷爷,每年享受上了一袋“富强粉”,直到去世。爷爷走南闯北见识多、眼界宽,不吃的苦都吃了,眼看革命快要胜利了,怎么能让长子辍学呢!
父亲也不辜负爷爷的期望,在校读书品学兼优,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上了初中高中。同时,受号称“东方莎翁”的邻村名人、西安易俗社主编范紫东先生的熏陶,爱上了戏剧脚本,能从头到尾背诵《三滴血》《周仁回府》《西厢记》等大型剧本,还参与演出了许多由范先生编写的抗战宣传剧目,以及解放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之类的文艺节目,是当地有名的“五大学生”之一。后来,父亲又把“知识改变命运”的哲理,讲给了我们及下一代,在父亲精神的鼓舞下,我及儿子、侄女都上了大学。父亲说:“你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上学读书几乎免费,要发愤图强啊!”这句话我们至今未忘。
父亲读书求学之路坎坷,上学就业也很艰难。新中国诞生在一片废墟上,战争的创伤尚未医治,土地改革刚刚开头,美帝就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加上隐蔽的特务土匪捣乱,国民党反动派反攻倒算,人们“翻身解放当主人”的好日子并没有立马到来。1954年7月,父亲考上了西安航空工业学校,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处处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景象。按理说天时地利人和,应是父亲命运的一次转折,可当时中央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对一些工厂和学校进行调整提高。这年11月,十六岁的父亲沮丧地背着铺盖卷,又回到了祖辈耕耘的土地,望着满脸疲惫的爷爷,心里的委屈像拉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哇”地哭出声来。爷爷看着像被霜打了的儿子,心如刀绞。那天晚上,爷爷帮助父亲分析了国家的暂时困难,让他识大体、顾大局,擦干眼泪痛下决心考大学。父亲向爷爷保证,学业不成,决不收兵。后来才知道,这所学校于第二年才正式批准招生。
每当父亲提起读书求学的坎坷经历,他总是满怀深情地说:“多亏了你爷爷的决心和鼓励,我才迈进大学的校门。你们今后干事,一定要持之以恒,决不能半途而废,要不然我这一生都是个初中专肄业生啊!”
设在战场的大学
两年半后,父亲时来运转。我军借鉴苏军建设体制,对军队领导机关的组织编制进行了调整,在原有陆军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空军、海军、防空军、公安军等军种,还创办了军事政治院校和一批各军兵种的院校。1957年,父亲终于如愿以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院校录取,实现了他和爷爷奶奶的夙愿。那天,爷爷望着一米七八、身着苏式学员军装的父亲,满含热泪激动地说:“要听党的话,把国家事干好,为家乡争气。”当爷爷背着父亲换下的便装,从西安辗转回村的路上,心情愈来愈沉重,不禁一阵阵地心酸。儿子穿上军装就意味着枪林弹雨——他想起了二十五年前乾县、礼泉籍的战士,从甘肃两当县突围后,在永寿县岳御寺村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他和极少数人幸存;他想起了二十年前中条山陕军杨震突击队五百名壮士,只活下来包括他在内的三个人;他想起了支前大军解放西安、兰州——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支前模范”荣誉功章。想到这里,他由悲转喜,由喜到乐,便三步并作两步地向奶奶报信去了。奶奶得知上的是军校,喃喃地说:“念了一趟书,还是当兵去了。”她想起了她和爷爷在战火纷飞的中条山死里逃生,在抗击日军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想到这些,她失落万分地躺在了炕上,半年才缓过劲来。而父亲穿上军装,由此开始了一个革命军人的生涯,走向了自己春风得意又跌宕起伏的人生。
父亲进入军校后,首先经历了全军性的军事院校改革。1957年至1961年,他从空军第1航空测量大队转到西安空军通信学校,后到空25师,三个月后,正式转入空军工程学院(即今空军工程大学),成了新中国的第一批空军大学生。他们所学专业是航空工程机务、机场建筑工程技术和气象工程技术。入学的第一课,就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训话,刘司令向他们传达了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空军建军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毛主席的话真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接着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罗元发中将,又向他们讲了空军史,鼓励他们要为新中国的空军事业建功立业;空军副司令常乾坤中将兼任院长和政委主持了开学典礼。军校严格的军容风纪和苏式军事化管理,让父亲他们吃不消,最难忘的是脱下布鞋换皮鞋走步子,满脚都是血泡。父亲说:“农民的娃穿布鞋长大,穿皮鞋走正步,比背磨盘还苦。”在临潼机场的扩建中,父亲穿着奶奶做的贴身“布坎肩”,飞快地推着沙车干活,引起了工地上首长的注意,首长对父亲进行了军容风纪教育,但对父亲不忘本的做法,大加赞赏。首长走时,也亮开了他老母亲缝补的“裹肚”。
(连载2)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