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社会•法制
第07版:健康养生
第08版:时事•广告
第09版:专题•广告
第10版:文化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今日高新
标题导航
|
从一本书再看我的家乡
爱家乡,就把它唱出来
秦商史话
长征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商史话
■章学锋/著
张骞之后,不仅地处今天新疆境内的各个小国加强了与大汉的联系,还直接推进了中国同中亚、西亚甚至南欧的交往。张骞的这份西域考察报告,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大宛传》里。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马600匹,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到达乌孙国后,还派数十个副使分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进行政治和贸易活动。这次历经四年的探访,汉帝国的足迹到达了中亚和中东地区,最远到达了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作为汉帝国的使者,张骞原本为寻找军事盟友而出使西域,没想到推开了东西方的交流大门。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那么织丝绸的丝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陕西来的。1984年,有村民在石泉县前池河谭家湾村池河的一段河沙中,发现了一件罕见的“鎏金蚕”。蚕体为红铜铸造,通体鎏金,蚕身长56厘米,胸高18厘米,腹围19厘米,从头到尾由9个腹节组成。其胸脚、腹脚、尾脚完整无损,清晰可辨,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鎏金蚕”是西汉时期朝廷劝课农桑的最高奖励,这说明西汉时期陕南地区蚕桑丝业兴旺,能够为朝廷提供颜色鲜艳、花纹多样的丝绸织品。这个谭家湾,地处贯穿石泉南北的古子午道,而古子午道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线之一。
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的身份协助大将军卫青征讨匈奴,结果汉军大获全胜,汉武帝破格册封他为“博望侯”。此后,汉帝国使者就以“博望侯”的名义,开始频繁地往来于西域各国。公元前115年,乌孙王派专人护送张骞回长安,随行的有乌孙使者数十名,献给汉武帝的好马数十匹等,这是西域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长安。美国学者亨利·M·莱斯特在《化学的历史背景》中考证:“公元前106年,第一支直达商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来到波斯,随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中国开展了定期的贸易交往。”
从公元前139年以郎官的身份出使西域算起,到公元前114年去世为止这25年里,张骞有整整18年都奔波在丝绸之路上。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功绩不朽,彪炳史册。从政治上讲,张骞开了汉帝国与中亚、中东国家的外事交往之先河,让世界看到了包容开放的中国;从经济上看,丝绸之路成为中国联系中亚、中东的商业纽带;从军事上看,汉朝实行屯田制为帝国军队提供粮草等物资供应,这种屯田制为汉帝国一路向西占据绿洲扩张提供了保障,使得先后大大小小50多个国家归顺于汉帝国;从文化上看,丝绸之路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使得代表当时发达水平的汉帝国封建经济文化,能与丝路沿线众多正处在奴隶制的鼎盛文化碰撞、交流和了解,并进而影响到东西方丝路沿线群众的服饰、饮食、建筑、婚丧等习俗,造就了东西方的融合、交流和对话。所以,张骞是一个身上镌刻着多重身份符号的千古人物,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功勋:他是一个走出国土执行明确任务的外交家,他是带着丝绸、瓷器等商品进行海外贸易的实业家;他是攀越天山,踏遍沙漠,登上帕米尔高原的地理学家;他是与北方游牧民族当面交锋的军事家;他是大规模引进外来物种到中国的农科专家……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丝路商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支支摇着驼铃的商旅队伍,更加频繁地行走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之间。
张骞死后,被葬在陕西省城固县城附近博望街道办事处的饶家营村。这里,至今还生活着120多户500多位张骞的后裔。位于参天古柏和婆娑竹影村路间的张骞纪念馆里,一对造型古朴、雕工粗犷的汉代石翼兽相对而卧,守护着张骞的陵墓。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投票表决,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陕西省7个遗产点之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汉中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陕西省的7个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点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呈长方形;封土高5米,东西宽8米,南北长13米,呈覆斗形。墓前立有三通碑,分别是“汉博望侯张公骞墓”“汉博望侯墓碑记”和“张氏后商”。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从西安撤到汉中的西北联合大学师生,曾在墓地中发掘出汉代砖瓦、钱币及铸有“博望造铭”四字的封泥等器物若干,证实这就是张骞的真墓。门口,有对联概括了他的一生:
凿通开丝路千秋高扬博望魂
探险促交融诸邦始到大宛传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长安城里那些柔软的丝绸和坚硬的瓷器,随着西出阳关商贾马队的驼铃声,去过楼兰,到过君士坦丁堡,辗转于雅典,最后进入罗马贵族的橱窗里。历史用这样一条丝绸之路,将东罗马、西长安这两座古老城市联系在了一起。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到公元16世纪,这条路见证了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逾千年的繁盛。丝绸之路上奔走往来的各国商人,因为合作,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才在丝绸之路的旗帜下找到共同前进的力量。
站在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公园的大地上,人们或许要发问:到底是一种什么不朽的力量,让万千骆驼商队能年年岁岁继续着帝国的繁荣,支撑着长安这座城成为世界的商业中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