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健康养生
第06版:水润宝鸡
第07版:社会新闻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副刊•连载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古诗中的西府乡愁
魂牵梦萦是乡情
与“太学石鼓”诉乡思
“铁胆御史”的周原情结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清代高元
与“太学石鼓”诉乡思
◎麻雪
清代乾隆时期某一年,在北京太学之中,一位名叫“高元”的贡生,面对十面石鼓,心有戚戚然,各种叹息、思乡之愁翻滚在他的脑海中。情绪积累到最高潮时,他竟然与石鼓对起话来,还提笔写下诗歌,“我本与君相同乡,前缘路债催我蹂”“话到极时忧难言,问君还思故土否?”
高元是宝鸡县永宁里人,也就是现在的渭滨区高家镇人士,他是乾隆三十八年的贡生。在太学,也就是国子监学习时,他他恰好看到了十尊“陈仓石鼓”。文人就是文人,情思总是那么细密,在高元的眼中,石鼓并不仅仅是文物而已,反倒成了他乡遇到的故知、亲人。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石鼓歌三十二韵》的长诗,流传至今。
石鼓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宝鸡是石鼓出土之地,所以,这十尊石鼓也有“陈仓石碣”“岐阳石鼓”之称。石鼓的“身世”可谓是异常坎坷,东周时,生活在宝鸡的秦人刻制十尊石鼓,在沉睡千年之后,于唐初在“陈仓山北坂”横空出世。至此之后,历史上的安定时期,石鼓会被奉若至宝;但是,在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石鼓又经常被遗弃,颠沛流离。原本发现时,刻有600多石鼓文字,后来,因为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使得其满目疮痍,尽显沧桑。元代时,大儒虞集在淤泥草地再次发现石鼓,陈列于北京国子监(又称“太学”)并置铁栏保护,从此平安度过元、明、清三代。
高元在太学见到石鼓时,很有他乡遇故知的感慨,在诗歌的小序中写道:“石鼓本出陈仓……余获见于太学,因感故乡之物而作歌。”随后,像是老乡见老乡,执手细细打量对方一般,高元很认真地观察石鼓,“拭目睁视意不苟”。他先是感叹石鼓的颠沛流离,由叹石鼓再叹自己,“生时只应在陈仓,移来岂料燕地有。三千许里去家遥,二十余朝为客久。谁知流落物不饶,怪得游子悲宫柳。”
读到此处,我不免也与高元一起,心有戚戚然。去家千里,他乡遇故物,那一泓原本如清泉般的乡愁,突然间便如渭河之水,滚滚喷涌而出,说不完的思乡之情,摩挲这石鼓,愁更愁。乡愁,就成为高元的一首写不完的诗歌,最后,他决定将写好的诗歌寄回故乡,这便是“旅愁感此又添愁,愁到心头不可呕。强驱愁入石鼓歌,石鼓歌成寄归时。”
高元所不知道的是,清代之后,石鼓又经多次颠沛,于1950年,重回北京故宫博物院。高元见石鼓时的激动心情,我深有所感,因为今年3月,我也曾在故宫博物院见到十尊石鼓的“真身”,顷刻间,仿佛是在他乡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前辈,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我还很幸运地在石鼓馆里见到了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丁孟。丁孟老师告诉我,2005年石鼓馆开馆时,他作为策展人特别为展览写了两句话:“国家贫弱,国宝多难;国家强盛,国宝太平。”看到故宫博物院如此用心地保存、呵护这十尊石鼓,更加感受到只有国家强盛,文物才能“享福”。
如高元一般的宝鸡人,如果看到今日的石鼓,便不用再感叹“故乡之物”的颠沛了吧?我想,他的“乡愁”情思或许还会更浓烈,只是,这份“愁”中,再也没有怅然,有的只是对故乡的祝福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