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读《诗经》:
“七月流火”溯源
◎麻雪
  《诗经》中有一部分是周公制礼作乐的产物,周公也因此成为《诗经》最早的“主创者”之一!周公是岐山人,他就是在他的采邑和官邸——周公庙一带制礼作乐的。单从《诗经》的300多首诗歌中来看,就有136首诗与宝鸡有关。因此,宝鸡被誉为《诗经》故里!三千年前,采诗官摇响的木铎声便已经回荡在周原故土,《诗经》由此暗香浮动,一越千年!
  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翻阅《诗经》,仍旧可以在“卉木萋萋”的周原故地,采薇、采艾、采卷耳,看舜华花开的明艳。正值戊戌年之夏季,就一起来品读《诗经》中的宝鸡之夏吧。
  《诗经·小雅》中有《四月》,诗中写道:“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单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四月”就会是夏天吗?这里指的自然是夏历,也就是农历的四月!东汉郑玄在他所撰的《诗经》注本,即《郑笺》中说道:“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
  这句诗歌的前半句是说:“农历的四月已经立夏了,到了农历的六月已经是盛夏酷暑的时候了。”“立夏”这一天,在古时又被称为“四月节”。但是,也并非每年立夏都恰巧是在农历四月的某一天,有时是三月的某一天。比如,2018年立夏就是农历三月二十。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品读这首关于“四月立夏”的诗歌!
  《四月》整首诗歌是表现勋戚贵族的一位后裔不幸遭遇的。以《诗经》中典型的“赋比兴”的手法,从夏天起笔,写到秋天,再写到冬天,以“排比段”的构架抒发诗人的情怀。
  说到“六月盛暑”,就不得不说到“七月流火”。如今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使用“七月流火”这个成语时,往往是想表达七月份很热,地面上像是流动着火一般。其实,这样使用是大错特错的!是与“七月流火”的本意恰恰相反的。不信,来读《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的注本《毛传》解释道:这里的“火,大火也。流,下也。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可见,所谓“七月流火”是说,农历七月时,暑热已经退了,寒凉的天气要来了。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授衣”了,这里的“授衣”是说把制作抵御寒冷衣物的工作交给妇女,以备后面的“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意思是说“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七月》出自“豳风”,豳地是周族的先祖公刘最早率部族开发居住的地方;后来,古公亶父又率众从豳地迁到岐山。看来,要解释“七月流火”这个成语的误用,还得穿越回三千年前周部族中!
  《诗经》中还有多首诗歌都隐藏着夏日的气息,比如《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是一种野菜,岐山人称为“野豌豆”,可入药、可食用,夏季正是采摘的好时候;再如《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是说蝈蝈、蚱蜢在鸣叫和跳跃,让人不禁想起西府夏日乡间热闹的虫鸣声……
  我最喜欢《诗经》中的《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不仅因为这美妙的诗句,更因为诗中所提到的一种美丽的花——“舜华”。
  舜华,好美的名字!其实,这种花是我们很常见的,就是木槿花,公园里、小区里、街头绿地中,随处可见。夏日是它的盛花期,有粉色、玫红色,小小一株树上,常常开得繁硕、艳丽,让人总在不经意间,遇见一抹惊艳。更让人欣喜的是,市区经二路道路两边的绿化带里,就有美丽的舜华,一排排红硕的花朵,俏生生地绽在枝头,陪伴行人一路花开!
  我很骄傲,这就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一座有着《诗经》般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如《诗经》般诗意、浪漫的城市!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