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交通运输
第06版:城管之窗
第07版:专题•广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商务专刊
标题导航
|
西府大地上的人发明能
三国“机械迷”马钧造出指南车
秦国公主弄玉发明美白粉
西周数学家商高钻研勾股定理
清代御厨王同江首创擀面皮
西周政治家吕望发明坐具榻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清代御厨王同江首创擀面皮
本报记者张琼
没有一个宝鸡人不知道擀面皮,但擀面皮是谁发明的,却鲜有人知。在宝鸡的大街小巷,不少卖擀面皮的小吃店都打着“八亩沟擀面皮”的招牌,擀面皮的发明者是否也来自“八亩沟”呢?
记者曾前往岐山县凤鸣镇北寨子村八亩沟组探寻,果然听到了与擀面皮发明者有关的故事。八亩沟人王福生、王红兵父子俩是制作擀面皮的好手,他们讲,擀面皮学名叫“御京粉”,发明者是清朝御厨王同江。相传,清康熙年间,八亩沟人王同江凭借精湛厨艺,在京城做御厨。一次,康熙皇帝对饮食不满,指责御厨们“早上馒头晚上面,天天都是样板饭”。于是,御厨们绞尽脑汁创作新吃食,王同江则把目光聚焦在麦面上,经过多次冷淘实验,提取出面粉的精华,然后经过热蒸制作出一种擀制的面皮。这种面食一制作出来,就受到康熙皇帝以及宫廷众人的喜爱,到了夏季,后宫嫔妃尤其爱吃,此吃食因专供给宫廷,得名“御京粉”。
如此普遍的大众小吃原来来自京城宫墙之内,那“御京粉”又是如何在西府民间火起来的呢?八亩沟人介绍说,王同江晚年返乡,把“御京粉”的制作方法带回了家乡,在八亩沟招聘雇佣乡亲,在岐山开设饮食店铺卖“御京粉”。在王同江的传授下,“御京粉”制作技艺在八亩沟广泛传播,并代代传承。西府人赠予“御京粉”更多接地气的名字——擀面皮、凉皮子等。
王福生82岁高龄时,曾向记者展示过擀面皮最古老的做法,经冷淘热蒸,再用木榻榻揉压、擀面杖擀制的传统擀面皮,口感格外筋道。上世纪80年代,八亩沟专做擀面皮的人家有35户之多,擀面皮和八亩沟人的命运紧紧扣在一起。擀面皮是御厨王同江送给家乡人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