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宝鸡交通扶贫可圈可点
——中央级媒体集中采访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侧记
    记者们在九龙山景区采访当地打工村民。

    记者们采访陈仓区坪头镇庵里村村民李文彬。

    记者们采访麟游县崔木煤矿党委书记。

    记者们在村头采访扶风县法门镇永安村村民赵永祥。

  本报记者孟民
  六月的西秦大地,花红柳绿,万物竞发。6月12日至13日,“小康路,交通情”陕西片区媒体采访活动在我市启动。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交通报等10多家中央级新闻媒体的记者齐聚我市,对我市“四好农村路”和交通扶贫工作成效进行集中报道。两天来,记者们听汇报、看现场、访群众,对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用笔头、镜头、声音和视频记录我市交通建设的成就。中国交通报记者马珊珊说:“在宝鸡采访的两天里,我感到宝鸡交通扶贫的先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路通产业兴,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积极反哺社会,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高温天气聚焦“交通+旅游”
  6月12日,午餐后,记者们没有休息,立即启程前往陈仓区西山,采访码头村至大水川“交通+旅游+扶贫”旅游专线,当日气温高达36℃。当车辆进入大水川旅游专线时,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卢婷自当讲解员,向记者们讲述了这条道路的“前世今生”。
  记者们第一站走进九龙山景区,育才集团负责人以秦腔的形式绘声绘色介绍了旅游专线给景区带来的巨大变化,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交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扭转了沿线群众的就业创业观念,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新鲜血液。
  香泉镇南峪村村民何麦焕的家就在旅游专线旁。去年,他利用政府贴息贷款的好政策,将自家房屋升级为二层楼房,建成12间客房,开起了家庭旅馆;凭借旅游专线带来的客流量,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2000多元。坪头镇庵里村贫困户李文彬说,他家过去生活艰难,旅游专线修好后,他在路边建了农家乐,自己还在景区当库管,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记者们围着李文彬问个不停,虽然不少人已经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人在意。记者们又从河东跑到河西采访。随后,大家又赶到大湾河村,采访了几户靠旅游增收的群众。
  在景区周边的庵里村,不少村民依托自家住房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还在家门口销售花椒、核桃、土鸡蛋、土蜂蜜等农副产品。
  记者注意到,这次集中采访,中国交通报社阵容强大,社领导带队来了8名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的记者冯子豪每次采访都挤在前面,生怕把重要新闻遗漏了……记者们从当地经济状况,到旅游专线建设规划、资金投入、建设时间、运营状况,以及给群众带来哪些实惠,一件一件问,一个数字一个数字记录。
  中国社区报记者卫萌萌说,虽然她此前没有来过宝鸡,但通过听介绍和一路观察,她觉得宝鸡环境不错,农村公路有亮点。翻山越岭聚焦“交通+产业”6月13日,记者们从市区出发,从岐蔡公路拐入关中环线,再驶入去年建成通车的麟蒲公路,一路上平整的路面,令记者们感慨。
  走在麟蒲公路半道上,麟游县的领导们“拦截”了记者,站在路边介绍了交通给全县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车辆再次启程后,麟游县交通局前任局长张启麟坐在车上当起了“导游”,他把全县的交通发展脉络说得头头是道。
  10时30分,记者们走进了崔木煤矿,306省道改建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崔木煤矿。如今,崔木煤矿因改建完成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崔木煤矿党委书记颛孙祖田说:“刚开始投产那几年运煤车走的都是砂石路,运输非常不便,常出现因天气等因素造成爆仓和落地煤积压的情况。”如今,崔木煤矿向外运输能力同比提升10%到15%。2017年煤矿利润相比2014年增加了3.5亿元,增长了300%。
  颛孙祖田说:“煤矿效益好了,我们不忘回馈社会,今年解决了麟游和附近彬县等地的500名农民就业,并为当地农村绿化、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帮助,给群众免费供应灌溉用水。”
  记者们戴着草帽听介绍,又到矿区采访。虽然规定采访时间已到,但大家意犹未尽。等赶到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的光伏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时,已近中午。
  当听说这个占地1263亩、总投资3亿元的一期工程受益于交通发展时,记者们纷纷围着产业示范园总经理刘海光问个不停。站在大棚里,刘海光对园区特点、产业发展和帮扶贫困户脱贫情况如数家珍。
  “建设光伏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除了看中九成宫镇丰塬村的农业、光伏及旅游资源,交通也是重要因素。我们园区门口就是306省道,麟法高速公路规划中的一个收费站就建在离园区仅3公里的地方,通车后园区里的产品外运更方便了。”刘海光说。
  辗转多地聚焦“交通+电商物流”
  从几十公里外的九成宫镇丰塬村赶到麟游县城时,已经13时了。记者们匆匆吃过午饭,又马不停蹄赶往百公里外的扶风县万杨村。
  虽然当天气温高达37℃,但听说记者采访,村民们早早等在了村口。
  扶风县万杨村条条村道铺成了水泥路,两年铺修村道和街道达30公里,村上3名干部划片包干,11名贫困户担任保洁员。
  中国交通报的记者第一个上前,走到67岁的何志忠面前,问他修路给家里带来的变化。何志忠感慨地说:“以前每亩地只能挣7000多元,现在修路了,每亩地能挣1万多元。客商可以直接开车进村拉货,不用我们再用架子车、拖拉机把东西拉到镇上去卖了。”
  记者们听说扶风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自然村道路全覆盖,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2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07公里,居陕西省前列,大家更是不放过每一个采访的机会。
  冯子豪逮住万杨村扶贫第一书记苟建宝问个不停。太阳毒,他们就站在路边的树荫下,苟建宝详细介绍了“四好农村路”建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人民网记者乔雪峰对村民王军科认真地进行了采访。不知谁说万杨村村支书李有杰来了,记者们一下子围拢上来。李有杰的介绍让大家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16时30分,记者们又赶到209省道湋河大桥建设工地。这是一座连接县城新区的便捷通道。没有大桥,从县城新区到209省道的接口处,要绕行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大桥一旦建成,十分钟就可直达。看到正在架设的桥梁,记者们围着项目经理郑树寅不停提问。在烈日下,记录、摄像、录音,人人都一丝不苟。
  听说扶风县法门镇永安村依托农村公路,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电商”,大家又马不停蹄赶过去。在永安村服务站,记者们围着迅达物流公司副经理马小强问个不停。天气热,加上接二连三的提问,马小强不停地流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
  “我们有车、有队伍、有库房,农副产品可以很快运到城里。没有劳力的,我们派人上田间帮忙,地头付款。农户还能在这里上网,买东西。”马小强说,“农民产的红薯、西瓜、黄桃,我们代收代卖。加入电商平台后,价格低的由我们补差价,现在农户比过去增收20%。”
  今年55岁的赵永祥是永安村的贫困户,他种了3亩苹果,到了收获的季节,苹果直接拉到村里的物流服务点,现在每年能比原来多挣5000元。“我打算再种两三亩核桃,争取今年底脱贫。”赵永祥笑着说。
  目前,我市已建成8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8个镇级服务中心、951个村级服务站(贫困村电商服务站377个),眉县、千阳县、扶风县、陇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我市围绕“交通+电商物流”的鲜活事例,被前来采访的记者们全部收入“囊中”。
  夕阳西下,记者们带着饱含汗水的“鲜活新闻”,兴高采烈地返程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