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几年前,一位老人从兰州来宝鸡定居,并主动担任业委会主任,热诚地为居民解决烦心事、难缠事。有人劝他:一个外地人,何苦要为本地人受叵烦?他回答:哪有什么本地人外地人——
“住在一起,咱就是一家人!”
本报记者祝嘉


   
  6月5日下午,室外温度高达35摄氏度,但施伯平却冒着高温,认真检查配电箱的安全。他用手抹着额头上的汗珠,郑重其事地说:“最近气温较高、空气干燥,小区的防火工作不容马虎。”
  今年71岁的施伯平是甘肃人,2012年从兰州来宝鸡落户,住在渭滨区马路街社区60号院。“这个小区建于1989年,至今已将近30年了。由于设施老旧,加之居民公共意识淡薄,院落里常年垃圾乱堆、杂物乱放,给环境和通行都造成不良影响。”马路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红说,“施师傅搬来后,主动充当保洁员,把垃圾杂物清理得干干净净,也带动居民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2014年,经社区和居民开会协商讨论,60号院成立业主委员会,大家推举施伯平担任业委会主任。“我这个‘主任’,既不是什么官,也没有什么位,就是给大家搞服务。有人说我自找麻烦,我觉得,方便大家就是快乐自己。”施伯平笑着说。他虽然年过七旬,但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上任”伊始,施伯平就挨家挨户熟悉情况,用3个月时间,与小区90户居民建立了联系。平日里,大家出来进去,都互相打个招呼问声好,不再像以往那样生分尴尬。走访过程中,施伯平了解到,居民中收入偏低、生活困难者较多,大家普遍反映,冬天没有暖气是个大问题。带着群众的诉求,他多方筹措、积极协调,让小区在当年冬天就通上了暖气。然而,一些居民却拖着管网改造费迟迟不肯交,施伯平便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又是列清单,又是讲道理,总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受过累、受过气,但我就是这样,认准一条路就要走到底。”施伯平坚定地说。去年供暖季前夕,小区通向暖气加压房的动力线发生短路,施伯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全处置,随后又及时更换线路,终于在供暖前一个小时维修成功,没有耽误任何一户居民的取暖。
  虽然刚搬来几年,但施伯平与邻里的关系早已亲如一家。对门下水道堵塞、楼上空调不制冷、楼下水管爆裂,无论谁家有事求助,他总会力所能及地帮忙。租住居民何文强的老伴身患癌症,医疗费用昂贵,施伯平与业委会商讨,为他免除了2个月900元的房费;租户刘孔祥的爱人孩子均有残障,另一个孩子要上大学,施伯平联系业委会减免了他们的房费和水电费。受到帮助的邻居拉着施伯平的手连声致谢,但他却说:“我是个老党员,现在虽然退了休,但还应该为社会作贡献。”
  有邻居曾劝施伯平:“你一个外地人,放着安生日子不过,何苦要为本地人受叵烦?”他回答:“哪有什么本地人外地人,既然住在一起,咱们就是一家人。宝鸡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宝鸡,也爱宝鸡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