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从看戏到学戏,从演戏到写戏,退休后又致力于秦陇皮影戏的研究——
一个戏迷的秦腔人生
本报记者祝嘉


   宝鸡是秦腔的故乡,也是皮影戏的源头。作为一种特殊的秦腔表演形式,皮影戏在宝鸡地区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宝鸡的皮影戏“只见皮影不见戏”,正遭遇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危机。今年75岁的赵家瑞老人,有感于皮影戏日趋消亡,十余年来,奔走于陕甘两地,从民间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秦陇皮影戏的第一手资料,并就此潜心钻研、认真编纂,写成一部30万字的《秦陇皮影戏史话》,成为探究秦陇皮影戏发展的宝贵资料。
  在赵家瑞位于市区川陕路的家中,记者见到桌子上堆叠着厚厚一摞书籍,放在最上面的是一套《中国戏剧史》,右开本,繁体字,卷角的扉页,泛黄的纸张,彰显着书籍的沧桑与珍贵。“这些都是我研究秦陇皮影戏的参考书,有全国范围的、有陕甘一带的,还有台湾地区的,其中好几本都已绝版。”满头银发的赵家瑞向记者介绍,“你看,台湾学者对皮影戏的三个流派——潮州系、滦州系和陕西系都做了图文并茂的记录,但我们却对自己的民间艺术认识不足。”
  一说到皮影戏,赵家瑞便打开了话匣子。身为地地道道的陕西人,他从小听秦腔、看秦腔、爱秦腔,十三四岁时,开始进戏校、学秦腔,师承易俗社田畴易和三意社田玉堂,主攻须生。毕业后,他进入宝鸡市人民剧团,在《三滴血》《九连珠》《赵氏孤儿》《赤胆忠心》等20余本(折)戏中担当主演。“那些年,我常随剧团下乡演出,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也深刻地感受到群众对秦腔的渴望。”赵家瑞说,“后来,我尝试创作秦腔小戏,在基层工人、普通群众中广为流传。”在此期间,他体会到传承和弘扬秦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80年,赵家瑞调入市群众艺术馆,从事秦腔创作、辅导和研究工作。他认为,要传承和弘扬秦腔,就要了解秦腔,而要了解秦腔,就要了解秦腔的历史。为此,他遍访全市各戏班、戏校、戏院,编纂了《宝鸡市戏曲志》和《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卷》,为研究西府秦腔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家瑞得知秦陇皮影戏在文献方面还是空白。搞清楚秦陇皮影戏的来龙去脉,对研究西府秦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他又开始调查秦陇地区皮影戏的起源和演变。
  这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他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寻访民间皮影戏艺人,听他们聊见闻、讲故事,看他们做皮影、舞皮影。得知岐山县雍川镇何家村有个皮影戏世家,赵家瑞专程前往拜会,与第六代皮影戏艺人王云飞同吃同住,仔细观察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制作流程、表演技法。他还赶赴凤翔县虢王镇万丰村,近距离了解皮影雕刻艺人刘改成在皮影制作方面的独特技艺,总结出“皮子不动刀拉动”的西路皮影拉刀刻法。
  几年走访下来,赵家瑞收集到秦陇地区数十个皮影戏剧种、数百个皮影戏班子的资料,具体到每个剧种的剧名、曲调、唱词,每个班子的创办者、传承人、代表作。然而,此时赵家瑞早已退休,老伴心疼他夜以继日写写画画熬坏了身体,劝他放一放、停一停,好好享受生活,但他却坚定地说:“放不下,停不了。这就是我的生活!”
  就这样,赵家瑞历时近20年,终于写成了这本《秦陇皮影戏史话》。他将成书送到每位受访者手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会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称赞他为皮影戏、为秦腔的传承和弘扬做了件大好事。
  “其实,无论编志还是写书,都是我这个艺术工作者应该做的。”赵家瑞摩挲着《秦陇皮影戏史话》的封面,思考了良久继续说,“就像执着的皮影戏艺人,也在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支撑我们的,都是源自对秦腔几十年如一日的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