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西秦视点
第07版:社会新闻
第08版:金融之窗
第09版:时事新闻
第10版:广而告之
第11版:副刊
第12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拓宽就业渠道 推进就业扶贫
“群众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走”
修通致富路村民笑开颜
七旬翁养羊奔富路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陈仓区温水村:
修通致富路村民笑开颜
修好的水泥路平坦宽阔。
本报讯“有了水泥路,出门方便得很。这几天一直下雨,我家的几双雨鞋早已‘退休’了,你看我出门穿的都是皮鞋。”近日,陈仓区坪头镇温水村的陈代成,指着脚下的水泥路高兴地对记者说。村民所说的,就是由省、市交通部门投资建成的通村路。
温水村地处西部山区,被大山包裹着。全村77户240人,其中53户是贫困户。过去出山,唯一的羊肠小道坑洼不平、弯道很多。前几年,虽然铺上了砂石,但路面较窄,车辆通行困难。加之出山前,要经过一条废弃的铁路通水涵洞,每逢秋季阴雨或冬季大雪封山,村民采收的山货很难运到山外。
十多年前,记者曾到该村采访,进村必经的铁路涵洞仅有一人高。经过时,涵洞顶部凹凸不平的岩石经常碰到头,打着手电筒才能通过。村民家家都有“三件宝”,就是雨伞、泥鞋、手电筒。
道路成为群众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去年,在省、市交通部门的支持下,一条长7.5公里、宽4.5米,总投资375万元的水泥路从山外通到了温水村,原来的涵洞也改建到3米多高。驻村扶贫工作队还联系电信部门,在山顶架起了移动信号塔,村民家家连上了互联网。同时,扶贫工作队还争取项目,给村上建起了灯光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仅用两分钟就从平坦的涵洞中通过了。村主任李四保说:“过去的路又窄又陡,下雨天出门是半腿深的泥,出山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好了,骑上摩托车只用8分钟。以前我们村就是世外桃源,手机没有信号,孩子在外没办法与家里联系。这下好了,有了水泥路,有了信号,咱的山货再也不发愁卖不出去,这路就是致富路。”本报记者孟民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