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教育周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新闻观察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大美中国
标题导航
|
“玩”出健康体魄 “创”出阳光未来
播撒航天报国的种子
多彩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
看懂AI“树洞”背后的情感需求
宝职院斩获7枚金牌
躬耕教坛不言悔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优秀教师事迹你我讲
躬耕教坛不言悔
——记陈仓区虢镇小学教师王霖
“认真读”“用心写”“你是最棒的”……5月6日,王霖笑盈盈地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而还温柔地摸摸学生的头。
“一转眼,三十年了。”王霖看着眼前的“小豆豆”,感慨万千地说。1994年,王霖带着老师的一句临别赠言,走上三尺讲台,成了一名语文教师。这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临别赠言,让她在步入校园后便一头扎进了知识的大海里。课余时间,她要么在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教学技巧;要么捧着自己订阅的《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专业书籍苦读,提升教学素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组荣誉便是明证:她荣获宝鸡市教学能手称号;她的论文《“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获省级优秀教科研论文三等奖,并在《中小学教育》上发表;她的教学设计《珍珠鸟》获全省第十届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
“教学水平高,最重要的是爱学生……”这是历届学生家长对王霖的评价。原来,王霖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育人,特别是对学困生,她会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爱心,了解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再因材施教,引导学困生努力上进。学生小毕,14岁,小小年纪已经驼背,却还在读6年级。王霖在同小毕的一次次交流中得知:小毕家境困难,父母在她1岁时离婚了,她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她很想念爸妈,尤其是妈妈。从此,王霖便给予小毕更多偏爱。元旦时,王霖在全班以小毕妈妈的名义给小毕送了一套崭新的被褥、一身漂亮的衣服、几个可爱的发卡。自那之后,小毕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驼着的背慢慢挺了起来,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学生小尹聪明又顽皮,宁愿在家干农活也不愿来学校。在王霖的一次次鼓励与表扬中,小尹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成绩也快速提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体会过职业的平凡与艰辛,她默默坚守,愈加坚定。30个春秋如白驹过隙,一路走来,王霖用青春与汗水,兑现了一名教师的誓言与承诺,书写了平凡中的荣光。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唐晓妮采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