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
第06版:廉政广角
第07版:新闻观察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聚合力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早熟大樱桃上市了
老人不会手机支付怎么买燃气?
践行分类新时尚 共筑绿色地球梦
期待更多“共享家长”
办惠民实事 建幸福千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期待更多“共享家长”
王玲
近日,渭滨区姜谭路街道姜谭路西社区组建了“共享妈妈”“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双职工家庭提供帮助,免费接送孩子、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一站式”托管服务,精准破解了这些家庭的育儿难题。在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共享妈妈”“共享奶奶”的出现无疑满足了部分家庭的现实需求。这里,笔者希望“共享家长”志愿服务模式能覆盖更多社区,为百姓幸福生活增加更多“糖分”。
所谓“共享妈妈”“共享奶奶”,就是利用社区资源,组织一些年轻妈妈或是有时间、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人给一些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如接孩子放学,陪伴其写作业等。“共享家长”虽然在我市是个新鲜事,但在国内一些城市几年前就出现了。
伴随着网络的发达,共享经济已经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如今的“共享家长”更是反映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共享家长”以孩子为纽带,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不同家庭之间通过共享育儿经验、互相帮助,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孩子的社交和成长;同时,闲置“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很多全职妈妈在照顾自己孩子之余,往往还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和精力。“共享家长”模式让她们能够将自己的育儿经验、技能以及闲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社会参与度和生活满意度。参与“共享家长”志愿服务的老人也增强了自我价值感,丰富了退休生活。
我们在为姜谭路西社区点赞的同时,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学习借鉴,实施“共享家长”志愿服务模式。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邂逅现代社会治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育模式的迭代,更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期待更多“共享家长”打破家庭的“孤岛效应”,在流动的社会中重建育人共同体,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元养分中舒展枝叶,长成独一无二的模样。此外,社区也可以尝试在“共享妈妈”“共享奶奶”模式上进行延伸,在老龄化的当下,组建“共享儿子”“共享女儿”志愿服务队也未尝不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