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O刀治疗前,医护人员全程指引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叮嘱注意事项。 贾菲摄
血液肿瘤风湿免疫内科医疗团队查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贾菲摄 鲁淑娟
它是毫米级精准放疗的革命性工具,能够精准雕刻肿瘤的形状和大小,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让肿瘤治疗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无奈转变为“精准歼灭保护无辜”的从容;
它是肿瘤放疗领域疑难杂症的克星,能够治疗各种复杂的恶性肿瘤,让肿瘤治疗从“无从下手”的困局转变为“手到擒来”的靶向攻克;
它是安全高效的“全能选手”,能够同时覆盖全身多部位病灶,使全身多发病灶从“反复多次”的长期鏖战转变为“一次就好”的轻松应对;
……
它就是被誉为改写肿瘤治疗规则的尖端设备——TOMO刀(即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利器之一。
2024年9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聚焦高质量发展,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成功引进了全市首台第四代TOMO刀,进一步提升了肿瘤综合诊疗水平,不仅填补了宝鸡地区高端放疗设备的空白,更为肿瘤患者开辟了一条精准治疗的新路径,掀起了肿瘤治疗精准化的浪潮。
从“祸及无辜”到“精准保护” TOMO刀开启精准放疗新篇章
“没想到治疗能这么精准、高效!”前不久,一位83岁的舌癌患者在市人民医院接受TOMO刀治疗后激动地说。
自2013年确诊舌癌以来,这位八旬老人先后复发了三次。今年1月,在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风湿免疫内科就诊时,因舌根部肿瘤阻塞呼吸道,老人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喘不上气。医生检查发现,老人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发生窒息,危及生命。
“每次放疗后,嘴巴里的黏膜就会大面积溃烂,疼得我不敢喝水,也吃不下饭,太痛苦了。”一听说要放疗,老人就抗拒地直摇头。面对老人的病情,医护人员对症下药,详细为其介绍了TOMO刀的特点和优势,打消了老人的顾虑。
这次治疗相当顺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老人几乎没有太大的反应,吃喝正常,其胸闷气短的症状在第三次照射之后就明显改善了。治疗完成后,老人舌根部的肿瘤大小比放疗之前缩小了70%。“太感谢你们了,我现在晚上终于能睡一个安稳觉了!”老人拉着医生的手感激地说,家属也给医院送来了感谢信。
“如果说传统的放疗是一名普通的步枪手,那么TOMO刀就像一个高精准度的狙击手。”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风湿免疫内科副主任朱晖介绍,TOMO刀精度可达±0.1毫米,传统放疗设备的精度则为±1毫米。传统的放疗设备因为不够精准,在杀死肿瘤的同时,也会伤害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大。而TOMO刀则彻底颠覆了传统放疗的局限,它创造性地将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合二为一,通过360度连续旋转照射和实时影像引导,实现了肿瘤治疗的“三精”突破,即精准定位、精准计划和精准治疗,真正做到“指哪打哪”,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显著降低了病人在放疗过程当中的副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TOMO刀的成功引进,在医院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朱晖说,TOMO刀拥有广泛的治疗范围,让医生在应对复杂病例时更加得心应手。她解释说,传统放疗常因肿瘤位置复杂或邻近重要器官而面临挑战,TOMO刀则通过兆伏级CT(MVCT)实现实时影像引导。治疗前,系统以1-2cGy的低剂量扫描获取肿瘤三维影像,与计划CT自动配准后,可精准调整患者体位误差至亚毫米级别。这种CT图像精准引导下的治疗模式,如同为肿瘤治疗装上了“北斗导航系统”,确保每一束射线都精准命中靶区,真正实现“高质量歼灭肿瘤,低损伤保护器官”的治疗目标。
与此同时,TOMO刀采用独特的螺旋断层照射方式,机架360度旋转的同时治疗床连续进动,形成长达140厘米的照射范围。这种大范围照射能力,使医生敢于突破传统放疗的“禁区”。例如,对多发性转移瘤患者,可一次性完成多发病灶的精准照射;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实现原发病灶+淋巴结引流区以及远处转移灶的精准覆盖,为肿瘤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治疗体验与生存获益。
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升级” 打造“一站式”肿瘤诊疗平台
在肿瘤治疗领域,精准度每提升1毫米,都可能为患者带来质的改变。随着TOMO刀系统落户市人民医院,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感受到了前沿医疗技术带来的生的希望。
“当时我们在西安跑了好多医院,都说没有好办法。听说市人民医院有TOMO刀,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没想到真的看到了希望。”前不久,来接妹妹出院的成先生激动地说。
成先生的妹妹今年48岁,五个月前确诊神经内分泌肿瘤。该肿瘤恶性程度高、治疗棘手,对常规抗肿瘤治疗不敏感,且病灶累及十二指肠、肾上腺及肾脏等多部位。西安多家医院均表示难以治疗,建议其保守治疗。
“刚入院时,成女士的情况很糟糕,身高1米59的她体重只有24公斤,全天饭量不足一两,整个人瘦到皮包骨头,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无法独自上卫生间。”朱晖介绍,成女士入院后,接诊医生团队与北京301医院顶尖放疗教授沟通后,为其量身制定了放疗计划,并在放疗结束后结合靶向治疗。
成女士于2024年11月12日开始接受放疗,12月起,其饮食状况和体重逐渐好转。经系统治疗后,成女士肿瘤体积缩小约30%,全天饭量增至六到八两,体重从24公斤增至52公斤,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得到纠正,气色和面色良好,能独立行走,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TOMO刀的引进,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体系的战略性完善。”朱晖介绍,目前肿瘤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方向,其治疗的三大手段分别为手术、药物治疗和放疗,而之前医院没有放疗设施。为补足发展短板,医院决定引进TOMO刀这一世界顶尖放疗设备,从而带动全院肿瘤治疗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从决定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到全省第二台、全市首台TOMO刀正式落户,市人民医院细致准备了3年多的时间。
医院不仅投资新建了放疗综合楼,更是成立了一支近20人的专业放疗团队。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放疗团队的放射治疗医师、物理师、技师和护士先后奔赴北京301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学习取经,不仅带回来了国内肿瘤综合治疗的先进经验,更是与这些机构建立技术联盟,搭建起远程放疗协作平台,可随时通过网络与国内肿瘤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使患者在本地即可得到高质量、同质化的诊疗方案。
为充分发挥TOMO刀的优势,市人民医院以该设备为核心,整合放疗、化疗、手术及靶向治疗等多学科资源,打造“一站式”肿瘤诊疗平台。针对每一位初诊的肿瘤患者和疑难复杂病例,医院都会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由放疗科、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科室专家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自TOMO刀开机以来,市人民医院已为50多例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涵盖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结直肠肿瘤以及各种转移癌等。通过与北京301医院等顶尖机构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市人民医院成功为多位疑难病例患者制定了有效的治疗方案,为饱经肿瘤疾病折磨的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
从“治愈疾病”到“关怀身心” 用心服务让生命更有尊严
3月27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治疗区,一位老人在家属的陪伴下等待放疗。
“叔,您现在可以喝牛奶了。”一位物理师叮嘱老人。
“我们在为这位食管-胃底肿瘤患者做病灶定位的时候,为保证治疗精准度,在空腹状态下给他喝了一盒牛奶。所以现在他每次做放疗前,我们都会提醒他喝上一盒牛奶,然后确保他喝完牛奶走到治疗室的时间也和上次相等,通过抠这些细节,最大限度地确保治疗的精准度。”放射治疗科负责人张世衡介绍,在肿瘤放疗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每一次操作都关乎患者的生死存亡、未来生活的质量。因此放疗团队时刻保持高度专注,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力争将TOMO刀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他介绍,在治疗前,团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入微的评估,结合先进的影像技术,精准定位肿瘤位置;治疗中,全神贯注监控设备运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细节,确保每一束射线都能精准无误地抵达病灶,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
走进市人民医院放疗综合楼,以米色、浅木色为主色调的装修映入眼帘,温馨的氛围、干净整洁的环境、适宜的温度,让人倍感安心舒适。
“医学不仅是与疾病的较量,更是情感的传递。我们在追求精准治疗的同时,更坚持将人文关怀贯穿治疗全程,让冰冷的医疗设备焕发生命的温度。”张世衡说,为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首次治疗时,医生、物理师和治疗技师都会在场,与患者耐心沟通,全程陪同完成治疗。治疗区设置有诊室和值班医生,方便治疗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治疗后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疑惑。针对治疗室温度较低的情况,护士细心为患者准备了薄厚适宜的被子。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控实时关注患者状态,确保患者舒适。
此外,考虑到TOMO刀治疗费用较高,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市人民医院还推出了力度较大的优惠政策,使这一尖端技术能够惠及普通百姓。
“我们将继续以精准医疗为剑,以人文关怀为盾,为肿瘤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朱晖说,下一步,医院计划将TOMO刀与AI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治疗的精准性。同时,持续引进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充实医疗团队力量,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