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春日芬芳赏诗词
王晓倩
  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海棠树的新绿,嫩芽娇俏地探出头来,似大自然洒落的满把翡翠,镶嵌在错落有致的枝丫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日的晨光格外慷慨,它斜斜地洒落,漫过斑驳的青砖墙头,轻柔地在书页上投下颤动的光斑,宛如从古老卷帙中游弋而出的金鳞,为这静谧的读书时刻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
  案头上一盏新煎的碧螺春正散发着袅袅茶烟,那细长的烟缕如丝如缕,缓缓盘旋而上,恰巧与廊下燕子的呢喃细语相互缠绕,交织成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轻轻翻开《陶渊明集》,当目光触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千古名句时,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让文字瞬间鲜活起来。它们此刻不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化作了灵动的使者,带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脱,穿越历史的长河,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
  恰在此时,窗外的老杏树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心境的契合,轻轻抖动着枝子,几片浅粉色的花瓣簌簌飘落,不偏不倚地落在《归去来兮辞》的页面之间,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比精美的书签更添了几分野趣与诗意。
  随着日头渐渐升高,移步至中庭,搬一把藤椅安置在海棠树的荫庇之下,惬意地坐定。此时,苏轼的《东坡志林》静静摊放在膝头,身旁青瓷盏中的茶汤澄澈透亮,映照着天空中飘浮的云影与湛蓝的天光,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微风轻拂而过,满树的海棠花苞随风摇曳,此起彼伏,仿佛千百年前的诗人苏轼正跨越时空的界限,站在眼前微笑着点头致意。忽然,一只蜜蜂误将书页当作新绽放的花房,嗡嗡地围绕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那几行文字打转。这意外的“闯入者”并未打破这份宁静,反而像是为这些古老的诗句增添了全新的注解,让文字在自然的灵动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然而,天公似乎也想为这春日的读书时光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午后一场骤雨突然降临,来得如此任性而洒脱。雨丝如帘,漫进半开的雕花窗,给书房增添了一丝清新的水汽与朦胧的美感。此时,正读到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抬头望去,只见院中几株山茶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鲜艳夺目,胭脂色的花瓣上承接着晶莹的水珠,宛如美人含泪的娇颜,楚楚动人,让人心生怜惜。
  索性合上书卷,静坐窗前,欣赏着雨丝在青瓦上编织出的水晶帘幕,聆听檐角铁马与雨声合奏的美妙旋律,恍惚间,仿佛听见李清照在雨声中轻声吟唱“昨夜雨疏风骤”,那婉转的词句与眼前的雨景完美融合,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境,只觉心灵在这春雨的洗礼中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暮色初临,雨脚渐渐停歇,西边的天空堆满了绚丽的火烧云,将书房北墙映照得如同茜纱一般,染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掌灯之时,重新拿起《牡丹亭》,在摇曳的烛光下细细品读。烛影摇曳,飞蛾扑扇着翅膀在灯旁飞舞,竟与书中“花间惊梦”的意象不期而遇、叠印一起,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
  夜风轻轻吹拂,从远处捎来玉兰的幽香,那淡雅的香气与古籍特有的沉檀气息相互交融,弥漫在整个书房之中。这般春日读书之法,可谓是人间至乐。无须红袖添香的刻意点缀,自有那灵动的春莺以婉转的鸟鸣为你解语,伴你度过每一个宁静的读书时刻;不必焚香净手以示庄重,只需静观那落花自然成笺,在岁月的流转中感悟文字的真谛。待到明月缓缓升起于东山之上,檐角的风铃再次响起清脆的声响,就像在为这春日的读书时光奏响一曲悠扬的尾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