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理论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今日高新
第08版:副刊
标题导航
|
神奇的太白山
酒香柳林镇
扶风臊子面
梦境(外三首)
感恩宝鸡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扶风臊子面
马科平
扶风地处渭河与乔山之间的塬上,土质肥沃,气候温润,自古盛产小麦、玉米、油菜。在扶风的面食中,最具特色的当是臊子面了。
臊子面是用上等小麦面粉擀压成面页,再用刀切成细条,入锅煮熟后,捞出放入用肉臊子、盐、醋、五香调料及油炸豆腐、木耳、生姜、葱花、黄花菜等佐料做成的香汤。臊子面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点,所谓“薄、筋、光”,是指达到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不能断;所谓“煎、稀、汪”,是指臊子面的汤要用火烧得滚烫,而且每碗捞的面条少而汤多,汤内的臊子又多又大;“酸、辣、香”是指汤要用好醋调得酸一些,且味道极香。
臊子面是扶风人逢年过节、家有婚丧嫁娶大事时款待亲友的主要佳肴。吃法是,用筷子将面条从碗里挑起,顺碗边一转,放到嘴边猛吸。通常每个成年人能吃一二十碗,饭量好的小伙子可以吃到三十多碗。
县域之内,以县城为坐标,大致分为东、西、南、北四乡,臊子面的做法,四乡大体上差不多,却略有不同。东乡烹煮鸡汤加进臊子汤,不用大油,只用菜籽油和鸡油,把熟鸡肉撕成细丝作“漂菜”,再撒上少许葱花,佐以香料,浇到面条碗里即食,味鲜清爽,曰清汤面、鸡丝面。
南乡注重做汤,把臊子倒进开水锅里,陆续加入花椒、桂皮、八角、生姜、盐和酱油这样一些调料进行煎熬,再放“漂菜”。吃的时候,碗里浇入汤汁,红、绿、黄、黑相间,香气飘溢,端上桌去,再端一大盆煮熟的面条,由客人自己给碗里捞面,吃完一碗再换新汤,汤是汤,面是面,请人吃饭唤作“挑”。
西乡与岐山紧挨,做臊子时用辣椒面上色,臊子肉用文火炖之前,加入辣子面,因而臊子颜色红中带黑;用生豆腐入汤锅,红白相间,色彩分明;“漂菜”是摊成薄如纸、切成菱形的鸡蛋饼和韭菜、蒜苗。
北乡乃西周都邑之所在,历史积淀深厚,臊子面的做法自然不同凡响。选择不肥不瘦的黑毛猪肉,带皮切成小丁,炒炖成臊子;配料也比较讲究,黄花菜择净,用水泡涨撕开,切成小段,豆腐切成片,在清油锅里炸成黄灿灿的色泽后与木耳、黄花、红萝卜丝混炒,备齐“底菜”“漂菜”后熬汤调汤,熟菜籽油一定要多放,浇到碗里讲究一口气吹不透,那个香啊,闻闻也要流口水。
一碗热乎乎的扶风臊子面摆上餐桌,温润养眼,香味扑鼻,剩下的事情,似乎只有放开胃口,好好地享受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