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酒香柳林镇
亢小娟
  “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唐仪凤年间的阳光肯定灿烂非常。洞穿千年的光阴,回溯那段逆光而来的历史仍觉目眩神迷。那阳春三月依依拂动的杨柳,那长亭古道多情摇曳的野花,那醉卧花蕊的蜂蝶,那着绯色官袍的儒雅男子。当然,最难忘的还是那酒香冲天的小镇——柳林镇。世间所有的相遇,皆是命运巧妙的安排,在柳林这片土地上,裴行俭与美酒的邂逅,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流传千古。
  柳林镇,是凤香型白酒原产地地域保护核心区,相传因离人插柳而得名。朝代更迭,它也一路在历史的长河里浮沉。于清乾隆年间编撰的《凤翔县志》,对柳林镇的描述只有短短六个字,“又十里,柳林铺”。所谓“铺”,就是中国古代官设的店铺,专供过往官员、驿使以及客商住宿。彼时的柳林坐落于关中到陇西的交通要道上,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的繁华绝非偶然。
  柳林镇流传的故事,如同酒香一般令人陶醉,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秦穆公投酒于河的故事。《酒谱》中记载,秦穆公伐晋至河,欲劳师,遂将酒投之于河,三军皆醉。这简直就是点石成金嘛!想那河水潺潺,阳光在波纹间闪烁,一个个身着铠甲的秦地汉子是如何被这条酒香四溢的河所陶醉并征服的?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秦酒更是借着丝绸之路远销西域诸国。北宋年间,苏轼单骑走柳林改革弊政,白酒产业蒸蒸日上。那一脉相承的酿酒传统,大小作坊烧锅遍布的市井盛况,使柳林镇一跃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西府旱码头”。
  千年酒镇柳林,因酒而声名远扬。柳林镇的酒,以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古法酿造,三千余年无断代传承,酒色清洌,酒香醇厚,饮之令人回味悠长。若顺着时间的长河追溯,你会惊讶地发现柳林镇酿酒的传统竟始于殷商时期,那个“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秘时代。这漫漫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端起酒杯,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水为酒之血”,柳林镇境内的雍水,水质优良,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令人称奇。境内的饮凤池,更有凤凰饮水的美丽传说。“曲为酒之魂”,柳林镇的酒曲以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富含多种微生物和发酵菌,在时间与传统工艺的作用下,静待那最终的美妙时刻。
  如此看,一滴酒,又岂止是一滴酒?它蕴含了种子破土的艰辛、青禾拔节的坚韧,以及无数日月发酵的等待。酒曲入瓮,犹如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新生。人生亦如酒,新醅初酿如少年人锋芒毕露,陈年佳酿如暮年人深沉睿智。一杯酒,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况味啊!淡的喜悦、浅的忧愁,此中真意,欲辩已忘言。饮一杯酒,如同饮一杯浮世烟火,怎能不令人感动?
  如今的柳林镇,依旧酒香弥漫。虽然大小烧锅已不可见,但现代化的生产线让取酒、投料、蒸馏等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白酒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千年酒镇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让我们共同期待柳林镇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