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热点聚焦
第05版:健康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春润宝鸡
宝鸡春日的草色
春风轻抚渭河水
花开心安
撅苜蓿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宝鸡春日的草色
赵太国
宝鸡是三秦大地的西子佳人。其春日的草色,更是美得无与伦比,倾国倾城。
乙巳之春,漫步宝鸡大地,只见那些历经严冬考验的春草,破土而出,探头挺腰,生机盎然。最让我惊喜的是,这草色中仿佛蕴含着炎帝遍尝百草的无尽韵味。在我眼中,宝鸡春日的百草丛中,仿佛兀立着顶天立地、万代敬仰的神农炎帝。他身旁无边无际的草色,或茂盛于姜水流域两岸,或密布于秦岭山谷,闪耀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璀璨光芒。
宝鸡岐山,是《诗经》的摇篮。据记载,“诗三百”中,涉及的草名竟达105种之多。这里的草,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周人赋予了诗意与灵魂。这里的草,听过凤鸣岐山的锵锵之声、周公制礼作乐的悠悠之音,见过周文王德治天下的赫赫功勋、周武王伐纣凯旋的赳赳雄风。
三千年前,史官乐师在此采诗,宫廷诗人与民间歌手在此踏歌吟草,因此,此处春草的根根茎茎、叶叶花花,都蕴含着西周的历史文明基因与精神魂魄。我漫步在周原岐山的坡坡梁梁上,春雨绵绵,我伞也未撑,累也未歇,淋雨也浑然不觉,远足也毅然不止,我沉浸在这份诗意之中。
《诗经·大雅·绵》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赞美的是周原野菜甜美如饴的美味。《诗经·小雅·鹿鸣》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咏叹的是群鹿得苹草、相呼共食的奇妙瞬间。《诗经·小雅·白驹》云:“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描写的是一匹皎洁如雪的小白驹,在那空旷的山谷里啃食着鲜美的野草,牧马人玉树临风的场景……其画面感及色彩之美,令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
行走在雨中的周原凤凰山,我近观阡陌旁的春草,嫩叶上集结着晶莹透亮的水珠,清纯明亮,如仙童之眸。雨晴之时,阳光下春草的叶片上有水珠闪烁,犹如湖面上撒满了珠宝。更奇妙的是,一阵春风拂过,那些离离春草仿佛朝我招手相迎、躬身行礼,那些红白蓝黄的草花,也向我巧笑倩兮,那模样美极了。如此有诗意、有雅情、有温度的“周礼”,让我受宠若惊。
在一个雨雪霏霏的春日,我踏足宝鸡西北方向的陇县关山草原。这里曾是秦人非子的牧马之地,山高林密,古道盘旋,草茂花明,流水潺潺。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辟出了一片壮美草原。扑入关山怀抱,我觉得关山的春草如千重绿浪、万顷碧波,起伏于草坡之间。我宛若一滴雨水,融入其中,就连那健骨凌雨雪、长鬃舞春风的关山大马群,也仿佛幻化成了一处处移动的海岛,漫天雨雪好似那数不清、望不断的海鸥,漫天飞翔。我恍然大悟:生命的美好不仅在于熬过寒冬而生机复发,更在于在倒春寒中翩翩起舞。回望秦时明月、汉唐边关,这里的牧草,滋养过秦皇战马、汉将神骏,见证过张骞凿通西域的惊人壮举、汉唐猛士的英风壮怀,聆听过草原牧歌的古朴深沉、丝路驼队的悠扬铃声。
我想,正是炎帝遍尝百草,才赋予了宝鸡草色的倾国倾城;周人采诗弄雅,才有了宝鸡草色的诗意满身;周公制礼作乐,才使宝鸡草色文质彬彬;秦人非子牧马,让宝鸡草色气吞三军;秦皇横扫六合,让宝鸡草色威风凛凛;汉将马踏匈奴,让宝鸡草色豪气干云……
我礼赞宝鸡春日草色的深邃内涵和无穷魅力,更推崇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生生不息的坚韧精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