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香盒灵蛇寓意巧
本报记者 祝嘉


  “法门地宫开,半个盛唐来。”随着寒假到来、春节临近,安徽博物院“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迎来观展高峰,展览由安徽博物院和宝鸡法门寺博物馆主办,汇聚了全国9家文博单位的132件(组)文物,自2024年11月20日开展以来,受到广大游客的热烈关注和高度评价。
  “看,这件文物上有一条大蛇!”展厅里,一件名为“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的文物吸引了游客注意。这件香宝子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特别是器壁錾刻有生动的人物画。其中一幅人物画上,一条大蛇半卧半立,口中吐出一颗宝珠,一名宽袍大袖的男子伸出右手,似乎惊讶而虔诚地等待接住这颗宝珠。
  据法门寺博物馆宣传教育科副科长马钊介绍,这幅人物画名为“隋侯得珠”,源自《搜神记》里的一个故事。隋侯是先秦时期隋国国君,他在出使齐国的路上救下一条受伤的蛇,大蛇痊愈后,衔着一颗宝珠献给隋侯,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这则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隋侯珠却在历史上很有名。有一个成语‘隋珠和璧’,比喻极为珍贵的宝物,原指战国时期的两件宝物,其中‘璧’指的是和氏璧,而‘珠’指的就是隋侯珠了。”马钊说。
  香宝子是唐代盛装香料的器具,通常是成对出现,摆放在香炉两边。法门寺地宫共出土了一大一小两对香宝子,每对大小、形制相同。小的香宝子外壁錾刻有胡人伎乐纹,展现了唐代多元文化的交融,大的香宝子外壁各錾刻了4幅人物画,分别名为郭巨埋儿、王祥卧冰、观棋烂柯、颜回问路,吹笙引凤、隋侯得珠、抚琴引鹤、吴市吹箫,内容均源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成为洞见唐代社会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窗口。马钊说:“隋侯得珠这幅人物画,蕴含着知恩图报的寓意,反映出唐代社会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