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周人的发迹与迁徙——
皇皇巨著的序言开篇
本报记者 祝嘉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从弃始封于邰,到不窋奔于“戎狄之间”,到公刘迁豳,再到古公亶父迁岐,周人的发迹与迁徙,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文明的皇皇巨著写下了序言开篇。
  相传,炎帝后裔姜嫄在野外踩到巨人脚印,生下了周人的始祖弃。弃因擅长农耕,被尧帝任命为农师,后又被舜帝封于邰地(今陕西杨凌、武功一带),授予“后稷”之职(一说“后稷”为号)。
  弃之后,周人首领世袭后稷之职,直至夏朝末年(一说夏朝太康时期),最后一代后稷不窋因失势而丢掉职务,带领部分族人逃奔于“戎狄之间”(今甘肃庆阳一带),过着宜耕则耕、宜牧则牧的生活,直至不窋的孙子公刘继位。
  公刘认识到,部族想要进一步壮大,就必须选择更适合农耕的环境居住,于是带领族人迁徙至豳地(今陕西长武、旬邑、彬州一带)。在豳地,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大力发展农耕,使周人逐渐强盛起来。
  及至公刘的第九代孙古公亶父继位,为躲避戎狄不断的侵扰,古公亶父带领族人从豳地迁徙至岐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原土壤丰腴、水源充沛,且有姜姓氏族的帮助和支持,为周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周原,周人不仅在农业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周文化以礼乐制度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以礼治民。周人还创造了丰富的青铜文明和文字体系,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人的发迹与迁徙,不仅促进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周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使得周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虽然周王室日渐衰微,但周文化依然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