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宝鸡农业农村 千万工程
宜业和美六营村
本报记者 王玲
外地游客到凤翔区六营村观光旅游

  11月15日,西安的郑先生和爱人慕名来到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刚到村口,广场上高大的泥塑“坐虎”便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踏入村子,古朴雅致的民居、泥塑装扮的小景观,处处呈现着恬静的乡村风情。走进凤翔泥塑艺博园,了解凤翔泥塑悠久的历史;跟着村民一起,捏泥塑、画泥塑,同时还吃上了可口的农家饭。
  “真不愧是‘中国泥塑第一村’,这一趟不虚此行。”临走时,郑先生两口子还专门买了几个泥塑,准备回去送给朋友。
  六营因泥塑而出名,泥塑让六营更出彩。这些年,“平安马”和“富贵羊”相继登上国家生肖邮票,“凤尾鸡”和“旺财狗”也先后在央视春晚、元宵节晚会亮相,“兔团团”成为央视兔年生肖形象文创产品……泥塑带给村民的荣耀如今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驱力。
  乡村要振兴,环境必先行。近几年,六营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全村修建改建厕所900多个;成立“小红帽”保洁队,添置扫地机、垃圾清运车,保障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依托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优势,建成百亩花海、千米花道,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环境好了,来的人就多了,村里推行“非遗+旅游”模式,挖掘泥塑文化资源,建立泥塑专业合作社,让凤翔泥塑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目前,全村300余户群众以“前店后院”模式发展泥塑产业,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同时,六营村开发出民间工艺特色体验游和西府乡村风情体验游两条旅游环线,建成的中国泥塑体验园,推出“休闲游”“研学游”系列文旅产品,将泥塑产业和乡村游深度融合。2023年,六营村泥塑产值达42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0万元。景美物美更要人美。六营村将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常态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举行“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注重挖掘泥塑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大力展示推广非遗文化,定期举办秦腔演出、广场舞比赛等文娱活动。
  如今的六营村,村庄街道整洁宽阔,四方游客络绎不绝,村民老少和睦悠然,实现了“千万工程”经验落地开花。

  记者点评
  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营泥塑,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真正让这些“泥耍货”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古老的手艺被赋予现代艺术色彩,让人们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六营村注重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做实“泥塑+休闲”“泥塑+研学”“泥塑+旅游”等大文章,让传统非遗产品活了起来,成为万众瞩目的增收产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