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廉政广角
第05版:理论
第06版:今日高新
第07版:万象影刊
第08版:寻周记
标题导航
|
青铜文化的一次精彩亮相
青铜器也会“说话”
庆幸当时我“在宝鸡”
保护好这方“宝地”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庆幸当时我“在宝鸡”
祝嘉
尽管已过去了12年,但当看到“石鼓山墓地”的国保碑时,文物出土时的场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是2012年6月22日,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下午,我开车带家人去郊游。走到渭滨区银洞峡景区附近,突然接到单位电话,问我:“在不在宝鸡?”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说“在”吧,人远离市区,说“不在”吧,但我确实还在宝鸡。我犹豫再三,吞吞吐吐地说:“在。”
然后就是掉转车头、开足马力,一路疾驰到石嘴头村四组。下车看到,一座长约4米、宽约3米、深约2米的墓葬已经挖开,北、西、东三面有壁龛,覆盖着绿锈的青铜器一半暴露在外、一半藏于泥土。北面壁龛内,有一件长约1米的青铜禁,上面放置着一件方彝、一大一小两件卣和一件小一点的禁。现场的文物专家告诉我,这座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体量大、组合完整、保存完好,为历史罕见……随后,我以“柉禁出土世所罕有”为题,率先报道了这次石鼓山墓地的发现。
随着对文博行业的持续关注和学习,我愈发庆幸见证并报道了这次考古发掘,也愈发感到宝鸡是一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现在想来,多亏当时我说,“在宝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