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石鼓山墓地
青铜文化的一次精彩亮相
杨妮
记者在石鼓山墓地遗址采访

  三千多年前周人繁衍生息的足迹,宛如一幅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相继显现。南依秦岭、北临渭河的石鼓山,便是石鼓山墓地所在之处。
  2012年,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在修建房屋开挖地基时发现了西周时期的贵族墓葬,经考古人员陆续挖掘,出土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青铜礼器92件,铭文及族徽符号26组。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勤勉的周人在周原这片沃土新建家园时,不忘商嗜酒无度亡国的教训,颁布了禁酒令,设立了“酒正”“酒人”等官职严格控制酒的使用,还把放置酒器的几案命名为“禁”,而石鼓山墓地所出土的青铜禁,为1949年以来禁的首次发现。“这一大一小两件龙纹禁,是仅有的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禁,为研究周人的禁酒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渭滨区博物馆馆长王敬元介绍。
  以青铜禁、牺尊为代表的珍稀文物无疑是西周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石鼓山墓地也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十多年过去了,石鼓山墓地现状如何?今人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呢?11月26日,跟随渭滨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当地文保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石嘴头村,追溯周人在这片土地留下的生命轨迹。墓地原址已经回填,一块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树木林立,仿佛在诉说这里的生生不息。时任村文保员的苗进宝,参与了自石鼓山墓地被发现以来的保护工作。“当时考古专家和武警官兵驻扎在这里,大伙儿就地吃住。”他指着墓地原址前的一处房屋说,“当时,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后来,他成为石鼓山墓地的群众文保员之一,相关部门在墓地原址附近安装了多个监控,并设置了安全监控室,这里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遗址。
  采访中我们得知,那些带“户”字铭文的成组青铜器,置于大墓北端最中间位置的壁龛之中,表明这些青铜器与墓主有较直接的关系,经专家初步确认为西周户氏家族墓葬。
  石鼓山墓地出土的各类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且铸工精湛,既包括罕见的青铜器禁,还有造型别致可爱的牺尊及西周时期军事装备的重要代表——西周青铜铠甲。这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一次精彩亮相,也是陕西乃至全国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近年来,这批青铜器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四川、湖北、山西等地参加了近40场重要展览,它们诉说着周人的智慧与礼仪,让人们真切体会到了跨越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如今一览周野,已不复鹿鸣呦呦。石鼓山墓地原址周围田埂交错、鸡鸣犬吠,交织成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村民说,到来年开春樱花盛放,三五成群的游人会围坐在村子的农家院落中小酌浅饮,欣赏田园风光。或许,这就是三千多年前周人生活的写照。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