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农业农村专刊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
连环画里的阅读时光
见证共读的力量
中国红
我爱我的祖国
丰收节畅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
周勇军
最近,火爆一时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了晋陕川等地的“非遗”文旅,其大获成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从本土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创作营养。对照当下许多文学作品包括网络文学和由文本改编的影视剧,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一堆浮华的文字背后藏不住空洞的故事、不知来去的人物和虚情假意的书写。其实,不管是宏大叙事也罢,还是诗文小品也好,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少了本土的“乳汁”、缺了带土的“根系”。
文化自信就是要重视“传家宝”,珍惜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可曾几何时,一些浅薄的作家对生养自己的文化襁褓嗤之以鼻,而对西方的所谓圣哲卑躬屈膝,言必称“洋”。现在回头再看那些云里雾里的所谓“先锋写作”,大多是些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出尽了洋相。
众所周知,大作家柳青为了写好《创业史》,十几年扎根长安皇甫村,心甘情愿和农民打成一片,为的就是让自己的文字真实留存“拖泥带水”的火热生活,这才是有根的写作。其实,从世界大文豪托尔斯泰到我们身边的路遥、陈忠实等等,他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创建自己的写作根据地,因为他们深知,“出水芙蓉”离不开根部的那一坨污泥!
“看中国,来宝鸡!”我们的脚下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是《诗经》《周易》《周礼》等这些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的鸿篇巨制的发源地,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孔子崇仰的“文明之邦”。最早的“中国”一词就铭刻在这里出土的青铜国宝——何尊之上。生活在这块生长史诗的“膴膴周原”,对我们的创作而言可谓“近水楼台”。如何更多、更好地汲取“母乳”的营养?结合本土创作,笔者觉得最起码应该重视四点:一是从汗牛充栋的有关宝鸡的经史子集“宝典”里搜寻生动的素材;二是从宝鸡厚重的人文历史的“富矿”里提取创作因子;三是从宝鸡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的“大海”里撷取闪光的浪花;四是从光怪陆离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的“传奇”里抓取灵感的吉光片羽。
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安泰”虽力大无穷,但一离开大地就立刻失去力量。本土敝帚自珍,母语薪火相传,我们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方能找到创作的源头活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