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陈仓区东关街道太公庙村农民王根魁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田”的见证者
本报记者 李依涵



  “看,这西红柿叶尖边缘焦枯,需要预防病毒病,还要加强水肥管理……”正值秋播秋种的繁忙时节,在陈仓区东关街道太公庙村一隅的蔬菜大棚内,今年75岁的王根魁正躬身其间,双手在叶间上下翻动,细心检查菜叶的状态。他的身边,几位菜农或站或蹲,与他交流着各自种菜的心得与技巧。
  皮肤黝黑、双目明亮,1949年出生的王根魁与新中国同龄。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亲历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从镐刨播种镰刀收割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见证了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田”的全部过程。如今“种地”两个字对他而言,已成为一份幸福自豪的事业。
  年幼时,王根魁虽然只上到了小学四年级,但在当时已是难得,那些方块字如同种子,悄悄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孕育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希望。岁月悠悠,1969年的风带着工业气息,将王根魁带进了当时的宝鸡县农机修造厂。在那里,王根魁在“挣工分”之余,不仅掌握了柴油车辆发动机、变速箱的维修与操作技术,更与那些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深入交流,汲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种地经验。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也是在1982年,王根魁一家分到了属于自家的4亩多地。“我在地里种上了小麦和玉米,一年下来共‘打’了350多公斤粮食,家里开始有余粮了。”王根魁乐呵呵地说。
  随着改革开放,我市农业生产进入半机械化时代,轰隆隆的机器,让农民喜不胜收。“1984年,村上有了1台东方红75型拖拉机和1台犁地机,我和另外三位乡亲轮班操作,连续干了十几天,完成了全村4000多亩地的翻地、犁地任务。”王根魁一边回忆一边算起了账,有了农机的帮忙,土地得到了深翻,那年的麦穗饱满了不少,全村平均每户粮食产量多了近50公斤。
  时代在发展,农村也在变化。自1986年起,王根魁所在的太公庙村持续实施技术推广与应用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种植蔬菜发展特色产业。王根魁亲眼看着一座座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农业专家们带来了增产、抗旱、抗病的小麦新品种,给乡亲们传授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地里的庄稼越长越好,村上的面貌日新月异,王根魁的称呼渐渐从“小王”变成了“老王”,存折里的金额位数也跟着多了起来。
  2004 年,对广大农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中央明确提出了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也是在同一年,王根魁花了多年的心血盖起了两层楼房,一家人搬离了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热热闹闹地住进了新家。
  如今,蔬菜产业已成为太公庙村的主导产业,村上建起了国家定点蔬菜批发市场1处,辐射带动周边村种植蔬菜6000多亩。王根魁也在2010年时享受到2000元的补贴政策,建起一座蔬菜大棚,种上了西葫芦、西红柿、豆王等蔬菜,每年可增收2万元左右。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现在吃穿不愁,但当了一辈子农民了,闲不住。
  有时候,王根魁会带着孙子去田间地头转转,给他讲讲当年自己辛苦种地的情景:以前的农民靠天吃饭,雨水多了怕涝,少了又怕旱,种地时一人在前面挖坑,一人在坑里播种,起早贪黑,手上磨起血泡是常有的事,一年到头,赚的都是辛苦钱……现在再看看,村上的智慧大棚都不用人,用手机就能给大棚里的蔬菜通风施肥,地里无人机飞着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系统到点就知道浇水,大型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割上百亩……
  他们的面前,是一片刚刚丰收、充满无限生机的田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