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王振芳
一位老农机手的时代记忆
王茜



  每到秋收时节,王振芳都会去自家附近的玉米地转转。尽管已经75岁了,他依然喜欢行走在田间,东看看西瞧瞧。远处,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轰鸣驶过,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机器,那庞大的身躯在田间灵活穿梭,望着这一幕,王振芳心中充满了感慨……
  生于1949年的王振芳是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人,与新中国同龄的他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那时的中国农村,农业机械化尚处于萌芽状态。
  27岁之前的王振芳一直参与生产队的集体劳作,每天在地里与乡亲们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是人拉就是肩扛,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王振芳见证了人力和畜力的艰辛。“当时全县也没有几台拖拉机,每次一看到拖拉机,都觉得好威风!”王振芳说。彼时,他心中便有了一个梦,一个开上拖拉机的梦。一有时间,他就会寻找拖拉机的身影,向农机手学习如何驾驶农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6年,千阳县水沟镇成立了拖拉机站,27岁的王振芳凭借着对农机的热爱成功进入拖拉机站。他通过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驾驶和维护拖拉机的技术要领,成为一名正式的农机手。“我清楚地记得驾驶的第一台拖拉机是‘东方红40’,那是一台红色的‘巨无霸’。”王振芳说,当时会开拖拉机的人很少,他每天开着拖拉机穿梭在地里,帮助村民犁地、旋地。
  最让王振芳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他被拖拉机站派往隔壁的宝丰村进行作业。一个月的工资加上补助,收入总共有67.8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宝丰村的日子里,他不仅用农机技术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村民们的劳动负担,更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村民们对现代化农业的热情和向往。村民们常说,这下犁地松土终于不再用牛了!
  与此同时,王振芳还在工作间隙带出了两名本村徒弟。他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确保农机作业的安全和高效。那时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驾驶和维护农机,更多的是参与到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当中。王振芳回忆说,当时参加培训的乡亲们对学习农机技术充满热情,经常给他送来油糕、茶水。那段时光,他深刻体会到,一定要培养更多的农机手,要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自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后,王振芳分到了18亩地,回到了自己的责任田上种植小麦。此时,他并没有放弃对农机的热爱,每当农忙时节,他总会驾驶着借来的拖拉机,帮助乡亲们犁地、旋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各样的农机在农村开始普及。2006年,57岁的王振芳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拖拉机——“上海50”。这辆“上海50”拖拉机对王振芳而言,不仅仅是农具的更新换代,更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从晨曦初露到夕阳西下,他驾驶着心爱的“铁牛”,或将一片片土地翻耕得松软,或将丰收的小麦送往收购站……
  如今,75岁的王振芳虽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驾驶着农机在田野上奔驰,但他对农机深情依旧。每次当他看见新型农机,都要上前仔细瞧一瞧、摸一摸。
  从1949年到2024年,这75年间,中国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机化进程更是突飞猛进。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当年,王振芳首次驾驶的“东方红40”拖拉机,早已被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的现代农业机械所取代,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高科技农机装备已经在广袤的田野上驰骋。
  “我年轻时,根本想不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王振芳感慨道,“从最初挥汗如雨的人力方式,到如今驾驶着智能农机驰骋田野,我见证了咱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农机为农业生产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