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让孩子在田地劳动中受教育
晓燕
  6月7日,在陈仓区西堡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捡拾麦穗颗粒归仓”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着。200多名少先队员亲身参与小麦的收割与捡拾,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喜悦,更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此举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也赢得了家长及网友的广泛赞誉与支持。
  劳动教育就该走出教室。现在不少孩子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不易,更无法体会农民种地的艰辛。城里的孩子更是很少去农村,不知道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都是如何生长出来的,他们以为超市里的一袋袋面粉、一筐筐水果蔬菜,生来就长这样。所以,他们无法体会到教科书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唐代诗人颜仁郁在《农家》中写道:“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走出教室、走进麦田,付出汗水、感受喜悦,才能真正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也才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知识长见识的动力。
  传承文化要有切身感受。唯知辛苦,才懂珍惜。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崇尚耕读传家,自古人们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都强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虽说如今大部分田地都使用小麦收割机,在田地里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中小学生已经很少见到农民弯腰收割的场景,但龙口夺食时依旧必须紧张劳作,晾晒装包必须在六月骄阳下付出“战三夏”的辛苦。西堡小学的辅导员、学生家长代表向学生现场讲解小麦收割要领,示范如何用镰刀收割小麦,学生分工协作,扎麦捆、捡麦穗,确保颗粒归仓,真真切切感受了太阳的暴晒,体验了种植粮食的艰辛,感受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笔者建议,应积极组织学生根据农时开展拾麦穗、除杂草、掰玉米、采摘水果、搬运蔬菜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培养自己诚实劳动和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